一个拥有近百名所谓“网络记者”的大型非法网站,可以与多家知名网站链接,并设立了30多个省级频道,在全国各地以敲诈手段发行“内部资料”骗取钱财。近日,在河北省行唐县公安局的打击下,这一被称为我国首起破获的“假网络记者诈骗案”的案件内幕渐次浮出水面。
非法网站首页(行唐县公安局王录军摄)
非法网站假记者证件(行唐县公安局王录军摄)
开警车的假网络记者“现形”
今年5月29日上午,行唐县公安局接到国土资源局报警:几名自称是中国法治网记者的男子,驾驶一辆制式警车到国土局,声称该局工作中存在问题,要求订阅《中国法治网·资讯》,身份十分可疑。
“因事关新闻媒体,处理此类事件一定要慎之又慎。”公安局长李丛刚说,接到报警后,公安局一面立即派员出警,以查明记者真实身份、警车及是否有警察证明等,并按照新闻管理有关规定,迅速向县委宣传部汇报,请求协助调查。
随即,民警在行唐县政府招待所门口发现了被举报的司法警车及三名记者。经过简单查询,警察发现,驾驶警车的人不是司法警察,警车也是套牌假警车。公安人员随即将三人带回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
然而,令人可疑的是,在民警查看三人随身携带的物品时,其中一人故意把一沓票据掉在地上,机智的民警捡起来,发现是《中国法治网·资讯》订阅单,根据订阅单据记载,三人曾先后到保定、沧州、邢台等地多家政府部门以记者身份要求订阅《中国法治网·资讯》,每份年费1200元,至发案日共收取现金20多万元。在审讯过程中,一名记者向民警下跪求饶,试图以5000元现金行贿民警。这一反常现象使民警们意识到,三人绝对是假记者。
为了进一步确认真假,李占领说,她迅速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取得了联系,有关负责人明确说,这是一个非法网站,更没有这个网站记者。案件还引起了河北省委宣传部、石家庄市和行唐县主要领导的重视,原县委书记李旭阳说,要站在“迎奥运、保稳定、促发展”的政治高度对待此案,严厉打击假记者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彻底净化当地媒体环境。
至此,一起假网络记者案件渐渐清晰。然而,让行唐县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破获的这起案件有竟然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是非法网站的订阅单据(新华社记者杨守勇摄)
公安干警展示假记者名片(行唐县公安局王录军摄)
揭开“中国法治网”的真实面目
公安干警审讯犯罪嫌疑人(行唐县公安局王录军摄)
据警方查明,该假网络记者团伙已经发展成员80余名,这些人来自河北、河南、陕西、福建、江西等地,征订单位达到了580余个,已经征订《中国法治网·资讯》900余份,涉案金额达一百余万元。通过调查穆景基的账户,目前已经查证属实657832元。这些征订单位分布在河北、河南、陕西、福建、江西、辽宁、内蒙古等地。订阅单位往往只是收到了该网站邮寄的内部刊物,多数无法在“中国法治网”网页上浏览《中国法治网.资讯》的内容。
一个自吹为“国家级媒体”的假网站大案,至此基本清晰。目前,行唐县公安局正在进一步全力调查其他涉案人员。
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据介绍,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穆景基是山西人,研究生文化,曾在新闻媒体工作过,了解新闻媒体的工作流程,这也是他敢于办网站进行诈骗的基础。当前,包括这次诈骗的许多假记者在基层胡作非为,大都跟新闻单位的工作经历有关,甚至有些人就租用主要新闻单位的房屋办公,客观上给基层干部造成假象,以至得逞。
李占领告诉记者,当前基层宣传面临许多难题,2007年,全县共接待300多人次的新闻采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采访为名行诈骗、要钱、做版和发行报刊之实的。但是,像这样以网络记者身份前来诈骗的所谓新闻采访,还是第一次碰到,网络媒体环境也应引起宣传部门的高度重视。
王录军等人说,这起案件也使我们认识到,对于来到基层的记者,基层干部不能一味以怕和绥靖的态度对待,我们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真记者要全力配合采访工作,假记者则对其旗帜鲜明地加以打击,以净化基层宣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