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给公安警务改革带来了什么
《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全国工业产值最大的城市,苏州市90%以上犯罪嫌疑人、85%以上受害人均系外来流动人口。与此同时,650万外来人口、700万网民的庞大数字,视频监控网日均3000万条数据的入库量以及71万多户民营经济企业的承载量,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对依赖“人海战术”的传统警务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委员、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介绍,以犯罪预测系统为标志,苏州市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主题下的警务现代化建设再次“提档升级”,展现出了“大数据”实战运用的巨大威力,也对大力推进公安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10秒钟内发信息给最近警员
基础信息支撑“大数据”实战化
一辆满载货物的外地牌照大货车,从沪宁高速苏州新区出口进市区道路,司机贪图快捷,丝毫不理会货车禁止上市区高架道路的交通警示牌,“步履蹒跚”地驶入了西环路高架。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才行驶出五六公里,前方岔口就见有交警设置临时检查点,车辆被迅速拦下,接受执法处理。
“依靠智能化的视频监控系统,当这辆车违法进入高架上行岔口的瞬间,系统就会在10秒钟内自动将违法信息发送到距离最近警员的警务通手机里,及时下达截停执法命令,而类似违法警情一个月可现场查处80余起,保证了道路设施安全和交通有序。”陈斌华介绍说,依托34.5万个视频监控探头组成的苏州公安视频监控网,各种违法信息得到即时智能化捕捉、比对,夯实了警务现代化的根基。
“大数据”串并破大案
刑侦警务模式实现大合成运作
说公安,离不开破案。曾几何时,人少案多、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疲于应付,成为一个时期各地公安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市县公安局部门机关化倾向导致流转程序过于繁琐、服务指导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刑侦、技侦、网监等专业队伍各自为战、设置层层管理藩篱,导致攻坚克案能力弱化;另一方面,处于最基层的派出所,则面临条条线线任务,精力分散,无暇顾及基础工作,公安机关上上下下陷入了一种“怪圈”。
段晴毅说,刑警队依托基层所队日复一日采集积累的基础信息库以及和各警种之间加强融合,通过“合成警务”机制,不要说是破命案,即使是一些看似单一发生的“小案”,通过“大数据”的串并研判,也能“顺藤摸瓜”破获系列大案。
2012年发生在虎丘区的一起摩的司机被杀案,让段晴毅一直耿耿于怀:“当时,行凶者与摩的司机发生过打斗,一路逃跑留下断断续续血迹,但到一条河边后,所有线索都断了,虽然后来提取了血样,也刚开始有DNA鉴定,但却没有数据库可供比对,至今该案未破。”
如今,苏州市局建立起的DNA数据库,入库数据超过100万,直接通过DNA比对破案数达3378起。“只要到库中比一比,机器立马告诉你是谁。”段晴毅举例说,去年发生在园区一个金店的抢劫案件,周边偏僻没有视频监控,但抢劫者在砸破柜台玻璃时留下了一些人体组织,警方通过DNA检材比对,立即对出了嫌疑人,并将其顺利抓捕归案。
据了解,为了破除“合成警务”在各警种之间的“壁垒”,苏州市还改革了破案考核机制,每一个部门有贡献的人都“按质论价”实行积分考核,解决了警务改革中最难的一关——部门内部不必要的“掣肘”和单兵突进“旧弊”,推动了警务改革的渐进式成效。目前苏州公安机关合成侦查破案占比已提升到61.1%,合成追逃绩效江苏第一。
变化不为夺人眼球
“大数据”助推新一轮警务改革
无疑,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安机关警务勤务机制,对基层所队带来的倒逼、助推之力,已经“势不可挡”。调整原有的思路以最大程度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已经成为苏州不少县市公安局夯实公安基层基础的最重要着力点。
在张家港市公安局,自2012年6月实施卡口专业化运作以来,原有的隶属于交警管理的15个市际各主要道路卡口,归属于新成立的巡防大队,实行以堵控为主的新机制。两年多来卡口查获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共计达4251人。而这一看似简单的职能调整,却直接包含了警务机制的一个典型变化。
记者在张家港市与江阴市交界的包基卡口看到,这里各类守卡堵截设施一应俱全,二代证刷卡比对系统、智能比对报警系统和高清抓拍系统已将原来一个交通执法的卡口,完全打造成为一个实战化、专业化治安卡口。“今天夜间刚查到一个比对出来有过涉毒前科的驾驶员,正等待现场尿检,如有问题会立即移送派出所做进一步处置。”中队长郑天龙介绍说,卡口会根据110指挥中心指令,随时设卡堵控嫌疑车辆和人员,特别是市区发生突发案件后,就会实行一车一检,嫌疑车辆很难从卡口逃脱。
据介绍,5年来,苏州公安警务改革并没有在某一领域、某一警种单纯为改革而改革,特别夺人眼球,都是在既没有完全打破警种特色情况下搞合成警务,也没有为了合成而单纯把人和机构合并,而是紧紧围绕社会治安和犯罪趋势的规律,在科技警务所带来新的思维、新增长点、新动力的驱使下,采取齐头并进的渐进式改革方式。
苏州公安在警务机制改革上的积极探索,是当前全国各地警务改革的一个典型,也是一个缩影。在9月22日举行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上,公安部专门部署了“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等四项建设,明确了警务手段、机制、保障都围绕实战化来运行。业内人士表示,即将掀开的公安机关“大数据”时代,毫无悬念地对新一轮警务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要求,如果不顺应这个时代趋势,不去寻找最佳结合点,没有勇于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毅力,那当然会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