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2022年6月9日,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12名电信网络诈骗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人员,包括李琳、刘峰亮、欧阳志鹏、朱振奎等,但通缉令中并无悬赏金额。
记者注意到,该网站还有不少被通缉嫌疑人的悬赏金额为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这些悬赏金是各级公安机关公布的奖励金。比如,犯罪嫌疑人刘全富的悬赏金额为200002元,其中20万元是哈尔滨警方的悬赏,2元是网友的悬赏。
企查查官网显示,“人民赏金”是武汉鼎入鑫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一款通缉犯信息民众查询软件。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苏锦霞,2018年投资人变更前,袁艳春出资80%。
以下为央广网与袁艳春对话内容:
央广网:“人民赏金”平台创立的初衷是什么?
央广网:“人民赏金”平台的性质是什么?
袁艳春:我们在平台作出了申明,人民赏金App是在逃嫌疑人通缉悬赏信息收录平台,鼓励有偿举报。这是一个非官方、非盈利性质的民间悬赏平台,不是公益组织,也不是资金众筹平台,不收取服务费,也不承诺任何回报。
央广网:该平台运营资金从哪来?
袁艳春:一直是自掏腰包,目前就我自己在做,自己更新平台信息运营。曾经有过团队,但后来员工陆续离开了。一是运营成本难以维持;二是团队员工也担心被犯罪嫌疑人打击报复;三是网友不理解,产生了各种攻击言论,说我们坑蒙拐骗,团队成员因心理压力过大而离开。
央广网:在逃嫌疑人通缉信息从哪来?
袁艳春:都是来自各级公安机关已经公开发布的信息。我们在《用户充值须知》有介绍,当通缉犯落网后,平台显示的水滴换算为金额,在扣除公安发布通缉令时设定的奖励数额后,通过公益基金会定向发放给公安机关奖赏的人,该人也可直接通过平台申领。但是,赏金用于奖励给公安机关认定的对被抓捕有贡献的人。
央广网:对举报人身份信息如何核实?
央广网:有没有举报人领过钱?
袁艳春:至今还没有。另外这个钱非常少,对悬赏人来说,可能连跑一趟的路费都不够。
央广网:没人领取的悬赏金捐在哪?
袁艳春:首选是捐给民警英烈基金会,其次是见义勇为基金会。我们已经捐赠过了,目前还没公示,正在确认公示方式,接下来我们会公示出来。
央广网:有网友建议公开悬赏明细,你是否会公开?
袁艳春:这对于“打赏”人是有一定风险的,为了保护悬赏用户的信息安全,避免出现报复行为,悬赏明细不方便公开。我们一直严格控制这个流程,系统也不留存任何信息,但公益捐献内容可以部分公开。
央广网:为何在悬赏平台有个“商务合作”菜单?
袁艳春:网站运营毕竟需要成本,网友对平台功能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在不影响平台整体体系的情况下,如果有投资人或机构愿意一起打造平台,这也是挺好的事。合理合法的商务洽谈也是可以的,目前还没有成功商务案例。
央广网:最近媒体的报道对平台有什么影响?
央广网:有人质疑是否涉嫌侵犯个人信息?
袁艳春:平台公布的嫌疑人信息是国家已公布的通缉令信息,属于公共信息,我们进行了转载、汇总、分类,不构成侵犯个人隐私行为。此外,它不是众筹平台,不涉及集资和诈骗,我们也会接受官方和社会各方面监督,对不规范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