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

法治是依法办事的社会秩序。法治只有从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生成,才会真正有生命力。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内容。这一要求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与法治社会的具体生活方式统一了起来。建设法治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优先推动教育法治化进程,法治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历史过程,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今天的青少年是明天的建设者,他们的法治观念如何,将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因此,从源头抓起,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尤为重要。

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公民学法、懂法、守法和维护法律的意识。良好的法律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和发展,必须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且,这种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深入持久地进行,还需要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是奠基工程,是朝阳事业,关系孩子的未来,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对孩子的法治教育要趁早,须知在孩子头脑还是一片空白时进行灌输和教育,最有效,最省事。所以,法治教育要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人,从孩子抓起,培养其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形成良好的反馈和互动,如此一来,孩子将自发参与到家庭、企业、社会各项活动中。

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就要创新学校法治教育课程设置,创新法治教育方式和模式。要从提高教师法治意识、营造学校法治文化入手,完善学校治理、优化校园生活,让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一开始就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头脑深处。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就是要持续打造“五个一”工程,即举办一个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推荐一批青少年普法维权读物;建设一支青少年普法宣传队伍;选树一批普法宣传教育典型人物;创建一批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要努力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司法机关参与的法治教育新格局,着力培育人格健全、性格完善、品格高尚的新时代好青年。

首先,要充分发挥好教材的“春风化雨”作用。要有一本好的符合时代特色的法治教材,要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选择那些最基本、最易懂、最关键的知识就十分重要。在知识点的选取、内容的安排、表述的方式等问题上,不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尤其是法学界人士的建议,真正将现代法治知识体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展现出来,通过对宪法、法治、权利、程序等价值的通俗阐发,才能在孩子们稚嫩的内心里播种下一颗法治的种子。

其次,要充分发挥好基地的“寓教于乐”作用。要精心精细精准精致打造出集帮教、预防、救助、宣传等功能于一体专门型的法治教育基地,通过模拟法庭、游戏互动体验等模式,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趣味与“干货”十足的法治之旅,在参观与体验中培养青少年自爱自护、学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要充分发挥好学校的“成长乐园”作用。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要围绕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案例教学法是法律基础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吸引力和帮助学生尽快理解法学理论,掌握法律条文。同时也要注重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文字、声音、视频融为一体,以其形象性、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法育老师要做好班级的法治教育,首先要有较高的法制观念。在工作之余,常常结合学校安排,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材料,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班级法治教育的工作目标,首先做到老师自己懂法、守法和用法。例如,在班级管理中,民主制订班级规范,定期让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进行不记名评议,努力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做守法公民。

第四,要充分发挥好政法的“首课助推”作用。法治副校长要上好每个学期的“开学第一课”,要积极组织青少年走访禁毒基地,参与模拟法庭,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普法知识和案例、剖析青少年常见的法律问题,体验趣味法治小游戏,让青少年眼界大开,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通过实用有效的法律知识专家讲堂,帮助青少年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疑惑,提高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和自护安全等能力;要打造“青少年普法行”活动品牌,把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用法治文化的力量滋养青少年法治素养,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文化活动,集知识性、竞技性、趣味性于一体,符合当代青少年的兴趣和特点。

最后,要充分发挥好父母的“首任老师”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用良好的家教家风教育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崇高的道德风尚。这样,才能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成为必然。(汪碧霞、余鑫,黄梅县大河岳飞小学、黄梅县小池镇二中)

THE END
1.法制教育回答:推荐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编辑的《法治与校园》杂志。杂志免费配送至北京市中小学校,同学们可以在校阅读。杂志的电子版可以在北京市青少年法制教育资源网上浏览,同时还可以关注“法治与校园”微信公众号。 老师您好,据了解,现在全市中小学生都在开展“模拟法庭”主题教育课,想问一下,负责主题教育课https://jw.beijing.gov.cn/zmhd/jyzbj/201710/t20171031_776309.html
2.周洪宇:40年教育法治建设回顾与展望教育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法治建设,经历起步、发展、完善几个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为进一步完善教育法治体系积累了许多经验做法,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与总结。 http://www.jyb.cn/rmtzgjsb/201812/t20181225_12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