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研究制定了本大纲。
1.《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
3.青少年法治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是什么?
4.青少年法治教育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是什么?
5.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施途径是什么?
答:(一)学校教育
(二)社会教育
1.社会实践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法治社会实践活动。2.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参与。要广泛组织和动员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建立社会法治教育网络。3.开发利用网络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优质法治教育资源,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立体教育网络。
(三)家庭教育
推动家庭与学校形成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合力。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家庭美德和家庭文化的建设,成为子女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同时,要发挥学生法治教育对家长的作用,了解家长需求,拓展学校法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