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新发展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宣传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这为全民普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推进新时代全民普法,必须坚持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目标精准化、工作举措项目化、工作考核体系化、工作指导专业化,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为载体,实现全民普法新发展。

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全民普法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全民普法的重要顶层设计和重大制度创新。普法责任制明确了普法的责任主体,国家机关既是国家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也肩负着普法的重要职责,强调国家机关不仅是司法执法的主体,也是普法的主体;转变了普法的理念和方式,将执法与普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普法融入执法的全过程、各环节,执法的过程就是普法的过程,使普法方式由静态普法变成动态普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在每一次法治实践中感受法治精神;拓展了普法的格局,“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成为“谁执法谁普法”的实践要求和逻辑延伸;提升了执法的效果,倒逼执法者去提高法治素养,提高执法的公开透明度,进一步依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现执法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新时代全民普法要有新作为、实现新发展,就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方向,推动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目标精准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且随着全社会法治意识的增强,人们的法律需求更加多样化、精细化,这就要求普法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工作目标精准化,就是要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做到科学、精准、高效,推动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要以需求定主题,聚焦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所思所盼,综合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普法受众的不同情况,把真正符合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目标的有效需求作为谋划工作的依据。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确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做优普法产品,使普法信息借助更广泛的社会渠道精准投递。以创新求效用,主动适应以自媒体、融媒体为代表的新闻宣传新格局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新发展,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从人海战术向科技战术、从传统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型。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举措项目化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又事关具体、事关现实,因此,法治宣传教育既要着眼长远,又要具体务实,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推进。工作举措项目化,就是在法治宣传教育各项重大举措、重要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实行项目化管理,使工作任务更清晰、责任更明确、操作更规范、过程更可控、评估更易量化。要围绕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开展法治宣传;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围绕推进依法治国实践,扎实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把法治创建融入地方、部门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各方面、各环节。实施教材工程,编写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法教材。实施基地工程,建好用好国家级普法基地。实施产品工程,组织制作有社会影响力的法治宣传文艺作品。实施舆论阵地工程,发挥多种新闻媒体传播法治的作用,实施外宣平台工程,对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THE END
1.全国司法行政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提出:奋力开创法治宣传工作新局面图为全国司法行政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现场。李光印 摄 12月10日,全国司法行政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在京召开,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选国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切实提高全面依法治国以及司法行政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奋力开创法治宣传工作新https://www.gov.cn/xinwen/2018-12/11/content_5347629.htm
2.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的重大意义及路径人才保障方面,立法应明确通过设置法治宣传教育专门工作人员,组建法治宣传教育讲师团和志愿者队伍等多种形式为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对于经费保障问题,立法应规定将法治宣传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并动态调整。同时,规定国家鼓励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公益赞助或捐赠等方式为法治宣传教育提供资金支持。http://e.mzyfz.org.cn/paper/2298/paper_61603_12614.html
3.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的法治文化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在法治文化建设中阐释好、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握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0/id/8157332.shtml
4.法治宣传工作开展情况8篇(全文)法治宣传工作开展情况 第3篇 1依法防治成绩突出 近年来, 全市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坚持贯彻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规, 为实现有虫不成灾、疫情不扩散, 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1认真执行防护林监测责任制度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dextjcl.html
5.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践“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宣传教育”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是其教育内容却有很大不同,前者的教育内容包括法律制度、法律文本、 法律知识等更具针对性、实质性的内容,后者则在此基础上还涉及到传播依法治国理论方针政策、培育法治思维意识等意识层面的内容,因此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更具深度与广度。 http://www.xinhuanet.com/expo/20241009/b3dd88d74dbd4c31976c7e372860e59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