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何以“狂飙”?对话热剧主创一线干警

“正义在左、邪恶在右,一念之差也许就是一生之遥。”作家路遥的这句话,在《狂飙》的热度中再次引发共鸣。作为中央政法委指导创作的扫黑题材系列剧作之一,《狂飙》通过正、反两派人物长达20年的角力,讲述了一起起惊心动魄的扫黑大案,全景式描摹了一组政法干警群像。

《狂飙》何以“狂飙”?拨开作品的艺术维度,不难发现打击犯罪的难度和政法工作的深度,更彰显了国家不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的决心和力度。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独家采访了该剧的投资方、制片人、导演、演员等,邀请多位政法专家及一线公安干警,揭秘《狂飙》来龙去脉,为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凝聚合力。

■访谈嘉宾

徐泰:《狂飙》制片人

徐纪周:《狂飙》导演

令卓:《狂飙》中陆寒警官的扮演者

柯金锋:浙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管理中心负责人

徐康:浙江东阳留白影视文化公司创始人

王娜: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

丁光飞:浙江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执行院长

杨健哲: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区分局党委委员、刑侦大队大队长

陆志峰: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飙戏:“每一个人物都是缩影,每一个人物都很立体”

电视剧《狂飙》是浙江省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重点资助项目,由浙江东阳留白影视文化公司参与联合制作。2019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导演徐纪周接到了拍摄任务。2020年开始剧本创作,2021年9月26日开机,2022年1月18日杀青。

——是什么成就了此剧叫好又叫座?

王娜:《狂飙》这部剧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立体感,主题契合主旋律和社会公众的期待,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契合,也符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期待与诉求。

柯金锋:在投资评审环节,《狂飙》就呈现出了较好的艺术品相,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这部剧有三个特点:一是题材类型创新,二是具有良好的宣传教育意义,三是创作团队有实力。作为基金重点项目,我们给予了全流程的创作支持、服务保障。

徐纪周: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是缩影,每一个人物都很立体。我们选演员要求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看这个人的状态是否跟角色相契合。演员有足够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很好地理解和驾驭角色。

令卓:剧组带我们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警务训练,帮助我们从动作和心理上贴近人民警察,我也梳理了剧本、补全了剧本里没有体现出的人物心路历程。对于罪恶决不姑息,坚守法律红线绝不妥协,这是我们想要重点表达的。

——为何说是传统题材的突破?

柯金锋:《狂飙》在题材尺度把握、人物塑造、叙事风格等多方面都做出了创新尝试,对比“传统”反黑题材来说是一种突破。一方面是对于黑恶势力、内部疮面的无情揭露,以及对于造成人物悲剧性原因的深刻揭示。聚焦关键角色的人生历程和前后对比,打破脸谱化、刻板化的人物塑造。最后是演技过硬。“实力派”演员张译、“戏痴”张颂文,加上张志坚、吴刚、倪大红等一大批老戏骨联袂演绎,全员飙戏让观众直呼过瘾。

徐纪周:我觉得就是要把大家可能看不懂、不理解的一些事生动地讲出来。剧本写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扫黑除恶进入常态化。为了更好地契合这个节点,我们及时融入这方面的内容。像“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黑无伞”“黑大伞小”“倒查20年”“刀刃向内”这些词,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做功课,看大量卷宗、采访一线政法干警,把这些词的内容通过画面、剧情呈现出来。拍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的剧,就是流量密码。

——戏剧表现对比现实的政法工作有何异同?

杨健哲:这个剧拍得比较真实,剧情发展和现实中处置黑恶案件比较相似。黑恶案件调查为什么难?一是取证困难,很多事情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二是被害人配合度往往比较低,怕被打击报复。当然,电视剧也有很多演绎成分,比如现实中绝大多数刑警都是不求名利、不忘初心的。还有,“卧底”没那么简单,这部剧里的卧底我们一看就看出来了。

陆志峰:这部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安机关办理案件的真实情况。民警在审讯过程中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侦查员面临高强度的办案工作压力以及公安机关正规化的执法程序在剧中都有体现,翻供的情况在现实工作环境中也很常见。当然,民警日常办案过程中所面对的犯罪嫌疑人,比电视剧里的“坏人”更为凶残和狡猾,侦查员获取有关违法犯罪证据的难度也更大,对民警职业能力的要求也更多元化。

徐泰:我们的根本目的是要告诉大家什么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真正的政法队伍是怎么工作的。想要告诉大家如何分辨有组织犯罪,什么叫做黑恶势力,让观众增强法律意识。

我们也讲了真实的人性,比如反派高启强,为了得到帮助家人开店的两万块钱,去干了一些坏事,就是因为这些小恶小坏,导致他一步一步地陷进去、出不来。所以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揭露:“城市另一面的黑暗,让人始料未及”

——如何评价对黑恶势力“原型”的揭露?

据悉,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作出开展为期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决策部署。三年间,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7万名,处置生效涉黑涉恶案件资产1462亿元……剧中高启强这一角色有多个原型人物,都是来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破获的涉黑案,其中包括黑龙江“李氏兄弟”涉黑案、辽宁大连徐长元涉黑案、广东茂名曾仕权涉黑案等。

徐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波一波的涉黑团伙被打掉,我们试图在电视剧上做一个集中展现。小到菜市场里收保护费,大到命案,我们想用文艺作品阐释党中央为什么要下大力气去做“扫黑除恶”这件事。

王娜:黑恶势力的发展、保护伞的形成,包括高启强等角色的所作所为,都可以在已经公开发布的案例中找到原型和影子。剧中有关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扫黑除恶常态化与现实符合。这部剧告诉我们,黑恶势力不是一天形成的,贪婪、欲望、权势、冲动都有可能是激发恶行和犯罪的因素,而法治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义虽然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出击:刮骨疗毒、刀刃向内,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

——当人情遇上法律,路在何方?

徐纪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个真实案例,一位政法干警从不收礼,很本分工作,但他妈妈得病要尽快做手术,医院让排队,那帮人知道后帮着解决了问题,很快安排了手术。不做手术妈妈就没了,普通人怎么抉择?作为一个法律捍卫者怎么抉择?一旦建立关系,交往越来越深,关键时刻,他们说这事你拉我一把,作为政法干警,你帮不帮?这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社会要前进,必须遵循秩序、体系、法治和公平的原则,必须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柯金锋:故事讲述的20年中,改革面临的矛盾冲突在剧中有着细腻的呈现。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正义的一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邪恶终于退场,正义必将回归。同时也深刻地提醒了党员干部,红线不能踩,要坚守正道、除恶扬善。

——看懂了圆滑世故,方知初心可贵

高启强们的“黑化”,恰恰反衬出了安欣面对强大对手时,坚守初心的弥足珍贵。以安欣为首、血肉丰满的正面角色,正是以此展现了向死而生的奋斗精神。如此真实坚定的人物,让观众心疼不已的同时,也不禁肃然起敬。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308名民警、179名辅警因公牺牲,4334名民警、3470名辅警因公负伤。

徐纪周:我觉得“狂飙”这两个字与这些年扫黑除恶工作以及政法系统教育整顿工作的雷霆万钧、雷厉风行是相契合的。

我们接触到广东一位政法干部,34岁满头白发,跟安欣一样“轴”。安欣集中了优秀干警的所有品质,是万千英雄的缩影,他们忠诚、善良、有担当,危险时刻用身躯挡住火药,受伤后把抢救机会留给战友……他们是一群相信“邪不胜正”的扫黑英雄,为了社会安宁“狂飙”出击。

丁光飞:《狂飙》塑造了以安欣、徐忠为代表的一批政法干部敢于亮剑、善于斗争、勇于牺牲的形象,刻画了李响为代表的一批政法干警的内心挣扎、彷徨和觉醒过程,体现了政法干警作为普通人的情感心路历程,通过这些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人物塑造,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对公正司法的信心,取得人民群众对政法干部的理解,赢得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关心支持。

令卓:无论是文艺工作者还是政法干警,都有各自要坚守的初心。参演《狂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正义虽然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我作为一名演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演好每一个角色,也是为弘扬正能量出一份绵薄之力。

杨健哲:我从警17年,从一个民警干到大队长,碰到过各种各样的事情,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现在社会越来越复杂,执法也面临更大的考验。但无论如何,作为人民警察,遇到黑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碰到盘根错节的关系,我们的“工具箱”里还有很多工具。公安民警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有这个信心让人民群众放心。

荡涤:堵住黑恶势力滋长的缝隙,播撒“善与正义”的种子

扫黑除恶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常态化扫黑除恶任重道远。2021年,“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的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法律,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标志性成果,是常态化扫黑除恶的法治保障。

——安欣们,勇敢地往前冲!

丁光飞:《狂飙》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感受持续推进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坚强决心,从而凝聚起“人人喊打”的社会共识,使贪腐黑恶势力处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形成巨大震慑。

教育整顿一方面要坚持“越往后越严”的方针,把专项斗争做细做实,更要坚持“标本兼治”,从优化组织政治生态、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构建公正公平法治环境、重塑清亲政商关系等深层次工作上一以贯之、持续发力,把教育整顿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陆志峰:黑恶势力形成的重要原因就是利益勾连。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黑恶势力滋生的空间。这就提醒我们,要始终在心中保持敏感性、警惕性,坚持打早打小。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源头治理和重点管理上持续发力。强化深挖彻查,在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打伞破网”上持续发力。

——让正义为文艺铸魂

王娜:以《狂飙》为代表的一批反腐扫黑题材影视剧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包括对社会成员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揭露腐败黑恶势力犯罪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危害;展示、巩固扫黑除恶的阶段性成果,凸显坚持不懈开展常态化反腐、扫黑除恶的坚定决心和客观必要性;有助于推动全体社会成员投身于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助于审视和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增强反腐斗争、扫黑除恶的信心和决心。

陆志峰:这部剧的热映启示我们要注重借助多元化载体,引导观众去思考教育整顿的意义。对于广大政法干警来说,不只是学习规章制度,更要从内心牢记法律制度、不忘初心使命。事实上,教育整顿不仅仅是队伍内部的自查自纠,更要发动群众来监督,全方位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

——让文艺为时代放歌

徐康:在创作《狂飙》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我们在与观众的沟通当中不停地反思,把握商业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的平衡,抓住观众最有共鸣的点。我们希望输出正确的价值观,不是那种说教式的,而是让大家看到那些相对比较正能量的点。能影响到一点点,对我们都是一个很开心的事。

柯金锋:《狂飙》之后,我们不禁思考,文艺怎样才能更好地塑造那些不凡的普通奋斗者,将那份来自生活、源于真实的感动通过艺术升华激励更多人?这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实践,感知奋斗者的喜怒哀乐,塑造的人物形象才会立体饱满。既体现人性本色,又折射时代风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才会具有真实深沉的力量和的魅力。新时代文艺作品的价值导向,始终应该是用时代奋斗者的故事给予人们精神力量,用“真”打动人、用“善”鼓舞人、用“美”感召人。

THE END
1.《《一线》命案》电视剧未删减版在线观看剧情介绍 《一线》命案剧情简介:妹妹!真的舒服死了!哼!还说呢!人家痛死了!现在被你逗得难过死了!等会儿,我会让妹妹很舒服!嗯!我才不要呢!我等不及了,我现在就要嘛!说着狠狠的捏了大鸡巴一下。详情猜你喜欢 更新至60集 妈妈的朋友2韩剧 马修·卡索维茨,龚莲华,Brassard 更新至24集 最美女警 苏玉怡,http://www.vp-api.com/vods_detail/765/n/yxmaplumb.html
2.《一线》命案是否关联20190325一线内容提要 发布时间: 2019-03-26 10:12:59 手机版 来源:央视网 cctv13在线直播 点击: 次本期节目主要内容:60多岁的葛氏夫妇被害,场面血腥,作案手段残忍。警情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因为就在3天前,案发地附近也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案。但是这起案件与葛氏夫妇遇害并没有关联。经过警方的不懈调查,终于将犯罪http://xinwenlianbo.tv/yixian/60561.html
3.《一线》20160705命案疑云《一线》 20160705 命案疑云 选集 更多 《一线》 20241210 正在出警 时刻不停 《一线》 20241209 正在出警 繁华背后 《一线》 20241206 “福位”背后的骗局 《一线》 20241205 被篡改的体检报告 《一线》 20241204 立法监督 民意的回响 《一线》 20241203 被盯上的养老钱 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28169/936fec58542546bd8f077bdf2c0c766d/index.shtml
4.《一线》20211214令人意外的行凶《一线》 20220107 约会陷阱 《一线》 20220106 妹妹失踪之谜 《一线》 20220105 高速疑云 《一线》 20220104 不懈追凶 《一线》 20220103 我要找到你 《一线》 20211231 两个“报案人” 《一线》 20211231 立法监督 法律援助你(下) 《一线》 20211230 一网打尽 《一线》 20211230 立法监督 法律援助你(中) 《一https://tv.cctv.cn/v/v1/VIDEePbrXCMMtcynMBL6Zmmy211214.html
5.章节:一线2022命案完整版,CCTV吾爱小说网提供了创作的精彩小说《霸刀杀天》文字章节:一线2022命案完整版,CCTV-12《一线》栏目,明日边缘高清免费观看,免费在线阅读!http://www.rebloga.com/chapter/HEALfiSH.html
6.电影《诛烬枭亡》开机一夜三命案牵出涉黑毒枭孤胆卧底生死一线而此次在《诛烬枭亡》中,张涛通过阿正、沈辰这些角色,以小见大地描绘了默默维护城市安全与稳定的人民警察群像。为此,张涛还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与多名一线警察进行了深入交流,以确保故事与情感的真实、完整。 《诛烬枭亡》由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东阳造梦师影业有限公司、额济纳胡杨英雄文化有限公司、骊行至尚(https://movie.huanqiu.com/article/40X8kGGHS9g
7.央视CCTV12《一线》栏目聚焦报道黄石警方追逃专题节目《有关妻子?7月12日19时22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CCTV12《一线》栏目播出的《有关妻子的流言》,聚焦报道湖北省阳新县公安局,破获一起22年前的命案积案。 ,城市时评网-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http://chshsp.org.cn/show-114006.html
8.央视《一线》栏目聚焦报道黄石警方追逃专题节目《“冯屠”末路》央视《一线》栏目聚焦报道黄石警方追逃专题节目《“冯屠”末路》 ? 9月11日19时22分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 CCTV12《一线》栏目播出的 《“冯屠”末路》 聚焦报道 黄石市公安局黄石港分局 破获一起34年前的命案积案 稿件来源:央视CCTV12《一线》http://www.hbcaw.gov.cn/pajs/61800.jhtml
9.《一线》20151108情逝《一线》 20151203 嚣张大盗 《一线》 20151202 命案突发 《一线》 20151201 铁轨疑案 《一线》 20151130 深山里的车轮印 《一线》 20151129 代号“小鹰” 《一线》 20151128 梦断之夜 《一线》 20151127 关键指纹 《一线》 20151126 深井中的女人 《一线》 20151125 古镇寻子 《一线》 20151124 危险的佳肴 《一线http://news.cntv.cn/2015/11/09/VIDE1447016656359724.shtml
10.央视《一线》刊播!霞浦警方侦破这起案件霞浦新闻网2024年1月9日晚,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一线》栏目播出《难愈的伤痕》。一桩27年前的命案,几代刑警的接力追凶,从1996年到2023年,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2023年10月,霞浦警方在福州长乐成功将潜逃27年之久的命案逃犯苏有龙抓获归案。至此,这场历时20多年的追捕行动终于划上了句号。 https://www.xpxww.com/show/18688.html
11.《一线》情杀案石亚18383575340》《一线生机》和《保持通话》情节竟然相同 - 管禄3307……》 9月25日起将在全亚洲同步首映的警匪动作大片《保持通话》近期受到影迷的广泛关注,然而该作品预告片一经播出,网络上就出现质疑声,不少影迷称《保持通话》剧情抄袭好莱坞商业电影《一线生机》,为此导演陈木胜特地作出回应,称《 https://www.da-quan.net/ti/%E3%80%8A%E4%B8%80%E7%BA%BF%E3%80%8B%E6%83%85%E6%9D%80%E6%A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