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曾被称为互联网+法律服务元年,也是众多创业者的出发点所在。但当许多人真正动手进行互联网+法律创业,却发现这个领域问题多多,甚至举步维艰。
今天,我想深入谈谈这个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否则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创业者很可能走进弯路,也很难得到资本的青睐。
2015年是一个互联网历史上的神奇年份,因为这一年被称为很多互联网产业的元年。在“互联网+”和O2O的所谓双轮驱动下,很多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连接产业都被提上日程,其中就包括互联网+法律服务。
互联网+法律服务,在最开始致力解决的就是律师服务产业的痛点。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律师与客户接洽效率低下、律师评价体系欠缺等等。而针对这几大痛点,也催生出多种模式的互联网+律师服务类型。
各种类型的主要分化依据,集中于最初的流量入口是什么。一般来说,该领域商业模式可以分为:
1,信息平台:给出各种法律服务信息,其中包括签约律师的信息和擅长领域,开发端口让用户与律师建立联系;
2,法律工具:这类企业的特点是打造法律流程中的某一种具体工具,可能针对法律从业者,也可能针对法律的研究者和普通用户。而后在增值服务中建立用户与律师或律师事务所的联系;
3,交易平台:这类平台可以被理解为出售法律服务的B2C电商,在提供特类法律服务,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合同审核与管理的同时,也面向C端用户提供律师服务的嫁接。
目前,这三种类型的互联网法律服务各自催生了一批明星产品,在各自领域中也拥有较深入得资源网络和用户基础。所以我的整体判断是,互联网+律师服务虽然还有可实现空间,但一定要明晰产业内已有玩家的各自优势和整体产业进度,否则会在真正入场后陷入流量枯竭的尴尬。
2016年下半年,互联网+法律服务的行业新闻的数量堪称骤减。
一方面是因为2015到2016上半年行业发展过快,需要自身的缩紧和内部调试,另一方面是因为资本寒冬的袭来另这个刚刚开始火爆的产业猝不及防:整体经济缓行导致B端客户的流量大幅下降,而面对相对雷同度极高的新创项目,资本也表现出了谨慎和放缓。
从到2016年底的融资情况上来看,法律服务项目虽然非常多,但得到大量融资以及整个产业的融资率却相对不高。因为整个产业的变现能力与增长指数很难与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以及泛娱乐产业相提并论。在寒冬中进度也自然放缓。
整体来看,试图解决律师与案源“二八现象”的创业项目不在少数,但真正打开局面难度很大。但是我认为,整个产业的机遇与未来想象空间依旧很大。致力于这条路并不算过分艰难,主要还是要认清市场现状,找到独特合理的商业模式。
不得不提的是,2016年3月支付宝开启了法律服务窗口,而此前百度也打造了手机百度中的“百度律师”。
巨头进场,证明了这个领域的成熟度已经来到了新的标准线上。当然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这个有着浓重O2O基因的领域里,巨头并没有掀起过快的收割效果。因为法律服务的流程很长,个性化需求旺盛,因此巨头并没有给创业者造成太对恐慌。
如果真的致力于法律服务产业的创业当中,有一些事项一定要提醒。那就是这行的“坑”十分多!其中有些是之前的项目用“血泪教训”换来的,一定要小心谨慎。
譬如,有以下几种风险:
一、触动律师行业的利益。
为什么这么多互联网+律师服务,但是普通人的生活中依旧没有感受到什么变化?很大程度是因为律师行业的既得利益其实相当高,很少有律师真的希望通过在线开放的方式来打开新的客源渠道。
很多创业项目,确实可以通过平台模式大力附能消费者,但却触及了律师行业和事务所的利益线,因此得不到专业支持,结果只能功亏一篑。
二、越界法律服务的底线。
法律服务,尤其是对B端提供的司法与律政服务,很可能触及到法律的底线,产生多种违法风险。千万不要因为小利或者信息不畅去触及这些,要知道P2P平台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三、为无证律师提供空间。
很多互联网+律师服务的项目,都因为缺乏律师端资源,以及对平台的监管不严格。导致平台涌现了大量无证、无资质、无经验的“三无律师”。这对平台声誉和品牌的打击可谓是毁灭性的。
四、与保险、金融走的过近。
互联网+法律服务,很容易与互联网保险、互联网金融联系到一起。事实上从技术层面说,三者的交叉也很合理。甚至能带来很多优质的用户体验。但在目前情况下,对这些跨界新物种的监管和法规还没有跟上,跨界平台很可能触及红线,甚至被利用为违法犯罪的工具。因此还是谨慎为主。
这里试着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些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未来的机遇在哪里。
一、垂直类项目:法律服务的流程很长,种类也花样繁多。
因此创造的空白痛点也就不计其数。大而全的平台所需要成本与资源过多,但小巧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平台,尤其是反向针对法律从业者的平台会比较受到欢迎。找到垂直入口,是如今创业的不二法门。尤其是结合自身优势找到垂直入口,是最高效的创业方法。
二、内容引擎类:法律服务是一个相对低频发生的交易种类。
三、全链环节类:相较于上面说的垂直类平台,其实更有价值的是可以一站式打通各种法律服务环节的全链条式服务平台。
因为时至今日,各种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的体验依旧是复杂而多环节的,用户体验改进机会非常大。如果可以制造全链的新体验将会得到高度追捧,当然了,这要求的资源、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很高。
四、服务于新产业、新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fintech等新技术产业,以及soho、众包众筹等新企业组织模式,都带来了大量的司法服务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架设项目,一方面盈利空间大,一方面也可以搭载风口讲一些形故事。俗话说会说会练是真把式,创业也是如此。
五、大数据类平台。
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大数据,一直都是行业重点需求的一环。也有很多企业致力于这个环节,但大数据提供者+行业分析者依旧带来了很多机会。
中国正在发生一场举世瞩目的消费大升级,法律服务大爆发当然是大势所趋。而互联网以无与伦比的便利性,自然会成为新一代人的主流通路。这个行业很艰难,但机会也是非常明显的,关键还是产品和迭代。虽然现在是冰,未来估计会小火。
快报
13:17
港股生物医药股午后震荡,百济神州涨近6%
13:14
A股市场刚刚迎来了大反攻,分析人士:与市场对于即将召开的年底重磅会议有一定预期
13:11
AI应用端再度活跃,拓尔思20CM涨停
内地与香港货物“一单两报”正式推行
13:06
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北证50指数纷纷涨超4%
13:05
半导体板块午后开盘拉升,寒武纪涨超6%续创历史新高
13:02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3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12:59
巴克莱与杰富瑞等国际大行据悉谨慎评估同阿达尼集团的关系
12:51
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
12:38
徐树彪任国家电投董事、党组副书记,不再担任副总经理
全球首艘商用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交付
12:37
网易否认深圳公司全部裁员:针对单个产品的常规调整,很多员工已内转
12:31
中国福彩:从未通过任何平台、网页等开展互联网销售彩票活动
12:25
中国水务:截至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56亿港元,同比下降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