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纪宏:“十四五”规划与“两步走”法治发展的目标与战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2) − 政治 − 文稿 − 报告 − 宣讲家网

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要求的“亮点”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法治始终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同行。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法治的现代化。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告及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分别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不同阶段应具有的地位和发展目标做了相应规定,这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是相匹配的。

首先我们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对全面依法治国都做了哪些规定。因为公报是面向未来的,所以其内容必然包括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取得的成就,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肯定了“十三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重大进展,这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的全面依法治国各项目标是可行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这个“新”是相对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对法治发展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已不仅仅是政法领域的事,在立法、行政、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学教育等各个领域都要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

其次,为了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及到2035年公报所规划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通过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更加基础性的制度构建功能和制度保障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对“四个全面”提出了新要求。原本的“四个全面”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下一阶段要完成“两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么在新的“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公报还特别提出,要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这明确了“十五五”规划开始的前两年要实现2027年建军的奋斗目标,而“依法治军”保证了各种强军手段能够更好地发挥合力作用,实现强军目标。这也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一个重要内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在设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全面依法治国远景目标方面,秉持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发展战略,进一步强调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可行的法治发展目标和战略,确保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事业有序推进。

THE END
1.中国到底是法制还是法治律师普法中国到底是法制还是法治 普法内容 中国属于法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https://www.110ask.com/tuwen/11805834267970330323.html
2.“法治”还是“法制”2018年,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将原序言中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这一修改从宪法上完成了从“法制”到“法治”的根本转型,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史性的跨越和进步。 字词变化的背后 是我们在制度上和观念上 对法的职能认识的一种飞跃 https://www.meipian.cn/4xbkrlfe
3.周洪宇:40年教育法治建设回顾与展望教育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法治建设,经历起步、发展、完善几个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为进一步完善教育法治体系积累了许多经验做法,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与总结。 http://www.jyb.cn/rmtzgjsb/201812/t20181225_126942.html
4.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四、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首先,制定符合国家和人们意愿的良好的法律。因此,在中国法制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成为中国最优良的政体,制定和认可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法律法规。其次,谨慎立法。法律稳定性有利于法律权威的保持,而及时立、改法律则是保持法律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