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以建设法治国家为目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

法者,治之端也。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基本建成法治国家确定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论断。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也是我们党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②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不仅是法治现代化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③。“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④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神圣使命。

二、以率先突破法治政府建设为重点,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⑧这深刻表明,法治政府建设在“一体建设”中居于带动整体的枢纽位置,是“一体建设”重点所在,凸显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求。各级政府作为实施法律法规规章的最重要主体,是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感受公平正义最直接的国家机关。只有各级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才能确保人民群众在行政立法、行政决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等各种政府行为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必将推动政府与百姓之间双向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成员依法享有权利、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

近年来,我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不可忽视的是,法治政府建设还有一些难啃的硬骨头,依法行政观念不牢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走形式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地方运动式、“一刀切”执法问题仍时有发生。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进一步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在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强权力监督,确保人民赋予政府的权力为民所用。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现阶段,老百姓深恶痛绝的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仍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损害百姓对公平正义的美好向往,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确保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覆盖、无缝隙,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现象零容忍、出重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党在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切实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努力,目的就是要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我们要将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局统筹谋划,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工作,大力整治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突出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三、以加快建设法治社会为基础,积极营造公平正义、依法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全体人民既是公平正义的享有者,也是公平正义的培育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部署,我们必须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法治社会,从而厚植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法治土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尊不尊法、学不学法、守不守法、用不用法,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会在自己的行动中效法。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老百姓就会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能力,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建立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考核机制,用制度保障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提升。推动领导干部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持之以恒给公权力“定边界”“立规矩”“划红线”,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厉行法治、依法办事,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THE END
1.法治社会和法制社会的区别中考政治法治社会和法制社会的区别 法治社会和法制社会的区别: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律制度是相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制度来说的,法制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治是指一个法律信念,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https://www.027art.com/zhongkao/zkzz/12611083.html
2.到底什么是法治社会?和法制社会有什么区别来自期货到底什么是法治社会?和法制社会有什么区别?我以前一直错误地认为建立法律制度,根据法律制度治国,就是法治社会。秦国商鞅变法后,建立严酷的法律制度,不就是法治社会么?封建帝国两千年来都建立了法律制度,不就是法治社会吗?但想想不对啊,后来明白了,法治社会的本质是限制政府的权力,政府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力。相比,法https://weibo.com/2948854920/Mqfk7qwvC
3.法制社会还是法治社会?–手机爱问法制社会还是法治社会?x*** 举报 全部回答 B*** 2018-06-26 3 0 都可以哈。现在流行法治。怎么说呢。毛泽东时代说“法治”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滴。法治与法制的最大不同是,强调以法的理念治理一个国家。仅仅有制度是不够的,没有与制度向匹配的理念,任何制度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法治的终极目标是法律成为https://m.iask.sina.com.cn/b/iQZqYH3VRNCf.html
4.法制社会网法制论坛 更多>> 法治社会,派出所却要逼死受害者 [原创]居民反映电力局家属院小区电梯从15层掉到14层 又从3层掉到1层 电梯故障太频繁 志丹县旦八镇一生活垃圾场变生活垃圾,污油混合场 中铁十七局富县一项目部长期泥浆直排河道在与《新环保法》叫板? http://fazhiwh.com/
5.这就是他们仰慕的,给我们兜售了几十年的“法治”社会?!你看香港今天乱成这样,是法制社会?黄之锋抓了放,放了抓。黄之锋保释的条件是不许离开香港,每周要向警署报告。刚刚保释出来就跑到日本,违反规定从日本回来就被抓。被抓以后我们国内媒体一片欢呼,说香港法制社会,放不了了。结果转眼又放,又到德国参加会议去了,是法治社会么?完全不像我们想象的样子。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76&id=138057
6.经济社会法治研究中心简介为促进新时代经济社会社会法制研究,合肥学院于2019年6月24成立经济社会法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是现为合肥学院的校级级研究平台,依托合肥学院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专业而成立的。上述研究中心的设立旨在跟踪学术前沿,引领学科发展;关注现实问题,积极服务社会。目前,研究中心从经济法基础理论、财税金融法、社会法https://www.hfuu.edu.cn/glx/_t1234/c6/09/c9652a116233/page.htm
7.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社会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纳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整体布局,对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而深远。 ——深刻认识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http://www.mzyfz.com/html/1099/2024-04-23/content-1619416.html
8.钦州市政协强化社会法制工作助力法治建设纪实钦州唱响基层社会治理和声——钦州市政协强化社会法制工作助力法治建设纪实 市政协关于提升钦州港片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提案针对性很强,建议http://www.gxzx.gov.cn/index.php?a=show&catid=64&id=51001
9.浅析法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在加强社会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都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党委为核心。正是这些异同点在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不断积累量变,使得全面建设法制社会在某一天产生质变的飞跃。在新时代,依法治国将会被作为重要战略实施,需要我们仔细衡量利弊、建设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其中在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121/4728023.shtml
10.《法治与社会》《法治与社会》是由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期刊荣誉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法制与社会》是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法制类期刊。 主管单位: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国际刊号:1009-3141 国内刊号:61-1354/G4 https://www.kuaiqikan.com/fa-zhi-yu-she-hui-2/
11.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本文章为你讲述注重推进法治建设、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主要内容、推进法治社会建作文一:《推进法治社会建立》14000字④推进法治社会建 设口 陈荣文 福建社会迷信院法学研讨所副所长、法学博士、副研讨员黄 晓辉 福 建师 范 大学 法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47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