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制与法治概念之异同兼及以法治国的提法

孔子在过去一个时期曾被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其实他有许多话是讲得很好的。“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认为就讲得很好。法学方面有些名词,甚至经常习用的名词,概念长期混淆不清,人们在理解和使用上不尽一致,给法学研究、教育和宣传工作都带来一定的混乱,使初学者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很需要来一番“正名”的功夫。法制和法治这两个名词就属于这种情况。此外对于“以法治国”一词的含义,目前在法学界也有分歧。有人主张使用,有人主张不用,各执一词。本文试图在其他同志讨论中发表意见[1]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考索并略抒己见。

法制一词,般均理解为法律和制度的简称。董必武同志早在1957年就解释过:“我们望文生义,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就是法制。”[2]自古以来,一般也是这样使用的,这屡见于我国古籍一些篇章。如《札记·月令》:“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管子》一书也有“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的记述。直到清朝曾任太平天国军帅的洪仁玕于1859年颁布的《立法制諠谕》中所说:“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能遵行而后有法制,有法制而后有国家”[3],“法制”一词也都是法律和制度的意思。我们现在各大专院校法律课程中设有“法制史”,一些法学家写有中外“法制史”的著作。这里的“法制”,都指的是法律和制度。

但是,法制一词还有另一种更广泛的含义。这就是《法学词典》中对“法制”一词的第一种解释:“统治阶级把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律化,并严格依法办事的一种原则。由立法机关制定较完备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是法制的首要任务;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制的基本含义”。[4]

对“法制”一词做以上的解释和使用,正如有些同志所指出的,乃是建国以来的事情,是以“法制”邃译俄文“3aKoHHocTb”一词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外来语所注入的概念。据王礼明、刘海年、罗耀培合写的《法制与法治》一文中说:“俄文3aKoHHcTb一词,在中文中很难移译,找不到恰当的相当词,在《列宁全集》中曾出现过26次以上,有两处译成了‘合法性’,其他一律译成了法制。”[5]

在移入外来语时创造新词或将我国原有语汇赋予新的含义,使语言“现代化”,本来是平常、习见的事。但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的“法制”与我国固有的“法制”既有两种不同的含义,而两者又同属法律范畴。人们在不同意义上使用这个名词,其结果不但是“喧宾夺主”,而且是“李代桃僵”,总之是弄得十分混乱了。

THE END
1.法律和法治。法律和法制。虽然是同音字。但是本质不同。作者: 全部讨论 价值投资避险保值 法律制度和法治制度不同的本质。法律制度是基础。法治制度是方式。https://xueqiu.com/9911293403/315958224
2.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法治生活的智慧指南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法治生活的智慧指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无论是个人之间的纠纷,还是与公共事务相关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来处理。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法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本文将通过提供100条关于法律小常识的问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56538.html
3.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国际经济法网49、下列选项关于法制与法治的表述,哪一些是不正确的? A、 法制只有在民主政治中才会存在 B、 法治与法制的含义相同 C、 历史上凡是有法律的国家就有法治 D、 “有法可依”是建立我国法制的根本前提 50、下列选项中关于法与政策的表述,哪一些是正确? 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8905.htm
4.德治与法治的比较.pptx法治的理论基础:权利保障与规则约束规则约束权利保障德治强调个体的道德自觉和社会责任,关注人的内在修养;法治则强调法律的普遍约束和权利保障,关注社会的制度构建。异处德治与法治都致力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在实际社会治理中,德治与法治往往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同处德治与法治在理论基础上的异同03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3057845.html
5.法制近代化范文7篇(全文)法治和法制现代化 第2篇 第一节 法治的概念 一、法治的基本含义 法学界通常引用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的概念,“已经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遵守,而人们遵守的法律又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即法治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遵守,二是制定的法律是良好的法律。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nylf182.html
6.打印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导原则和根本保障二、法治建设: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导原则和根本保障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治理体系逐步转型为现代治理体系,渐进成长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稳步推进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过程。而清晰把握中西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之异同是思考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的理论前提。就治理的本质而言,http://app.71.cn/print.php?contentid=76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