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道理学理哲理。

基本道理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富有开创性、实践性、真理性、前瞻性的科学思想体系。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并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第一个坚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第三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什么、走什么路的问题,从而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政治准绳。习近平法治思想清晰地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应具有何种地位、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使命,强调必须“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个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为了谁、依靠谁,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二个坚持),深刻揭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推进思路和实现途径。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新时代法治建设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第七个坚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第九个坚持),要求法治建设必须立足全局和长远来统筹谋划,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要抓好3项内容,其中“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第四个坚持)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第六个坚持)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八个坚持)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这3项内容明确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战略重点,凸显了法治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出必须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重要保障,要求“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第十个坚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第十一个坚持),明确了领导干部和人才队伍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性。

坚实学理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我们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在法治建设长期探索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具有坚实的学理基础,拓宽并深化了法学研究的视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实现新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把握法治的定位作用。法治在治国理政中居于何种地位,是法治发展和建设的基础性问题,也是法学理论中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法治规律的认识,突出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要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法治思想从3个方面定位法治:一是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二是强调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战略性位置,三是强调法治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保障作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法治定位的重要论述,大大拓宽了法学研究的理论视野。要结合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分析和研究法治的作用,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展有针对性、前瞻性的研究,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深刻哲理

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到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坚持自信自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自信自立,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新时代新征程,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树立自信、保持定力,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作者:杨伟冬,系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THE END
1.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两个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中国与世界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论述了中华法系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发展脉络,深刻阐发了中华法系的人文精神、鲜明特色、时代价值。 https://www.chinalaw.org.cn/index.php/portal/article/index/id/33832/cid/11.html
2.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A对 B错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1895574125.html
3.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是 A.法律思维B.法治思维C.法治观念D.法治理念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在线模考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https://m.ppkao.com/mip/shiti/e5785519d35f4a60b38f82541485fa9a/
4.关于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报告.docx二是道德教育方法、方式落后单一。学校道德教育主要是单一的课堂灌输,缺乏互动交流,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道德教育没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道德实践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吸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知行统一。三是德育效果评价机制尚不完善。道德教育本身是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8873447.html
5.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8篇(全文)可见,法律制度的构建是否完善并不是法治最终实现的关键,而是执法人员是否在遵循法定的程序办事,只有摒弃执法随意、无序等一些与依法办事相违背的行为,才能让法律制度真正的实现它的价值。而在执法的过程里,执法将会产生几种不同意义的效果,即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将会使违法者依法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的处罚,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wfk5tj.html
6.思修重点27.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了解) 28.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1)依据不同(2)方式不同(3)价值不同(4)标准不同 29.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2)权力制约(3)公平正义(4)人权保障(5)正当程序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0/1007/22/71853127_939343052.shtml
7.杨宗科: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立法需求与立法供给第二届法学大家立法需求是人们对于法律规则、法治秩序和法治美好生活的需求。它不仅包含着对于立法的对象范围、方式方法、价值标准、结果效果等方面的需求,而且也包含着有法律、有法治、良法善治等不同层次的需求。所谓有法律未必有法治,有法治未必是良法善治。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决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618087944703443968
8.法理学试题库4、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来说,其基本得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三类,即阶级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 5、从法学研究所运用得不同方法出发,西方形成了自然1、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与法律概念均可以对某种事实状态得法律意义作出明确得规定。(×) 2、法律规范得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与制裁三个部分。(×) 3、https://www.360docs.net/doc/0d751265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4.html
9.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A.法治思维是一种正当性思维B.法治思维是一种规范性思维C.法治思维https://www.shuashuati.com/ti/0c0c6e0932864f7ba644041a29a656b7.html?fm=bde9336812c19c6b3cd2baf5abe37349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