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不是为坏人辩护,而是为人的自由与尊严而辩法院刑辩有罪北京市律师协会

现在民间流行一个说法,说律师是为坏人辩护。

于是很多律师与学者就纷纷论证,律师为什么要为坏人辩护,有的则讲律师不是为坏人的“坏”辩护,而是为坏人的“人”辩护。这些学者与律师的说法,其实是肯定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律师确实是为坏人辩护,只是论证了律师为坏人辩护具有正当性而已。

一、律师是为坏人辩护的观点有害且危险

讲律师是为坏人辩护,本质上是将司法领域的问题道德化。律师是为坏人辩护,这种将法律问题道德化的观点非常有害,而且非常危险。

首先,律师是为坏人辩护的观点,为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提供了正当性理由。按照该观点,一个公民只要进入刑事程序,成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是坏人。既然这些人是坏人,那就是善良的人民大众的对立面。这些坏人如果在被立案侦查后还不老实,不说实话,为了广大善良人民的利益,以殴打、虐待、威胁、欺骗等各种方法让坏人讲实话,就获得了道德上的正当性。刑讯逼供、虐待嫌犯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将被追诉者视为异类与坏人,是其深层原因。

其次,律师是为坏人辩护的观点,会动摇刑事审判制度的根基。既然被立案侦查的人是坏人,那么在法院判决其有罪之前,通过电视媒体让其公开认罪,也就顺理成章,这就给各种未审先判行为提供了理由。如此,以无罪推定为核心原则的现代刑事审判制度就被彻底架空。

第三,律师是为坏人辩护的观点,可能给刑事辩护制度乃至整个司法制度带来毁灭性冲击。既然被立案侦查的人是坏人,是人民的对立面,律师辩护是为坏人说话,那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为坏人说话的辩护制度,也不是好的制度,就应当予以取消。既然不需要律师辩护,自然也不需要公诉人在法庭上指控犯罪,那直接定罪判刑就行。既然直接定判刑就行,那还需要法院与专业的法官干什么?这种现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

细思起来,律师是为坏人辩护的观点,其危害令人不寒而栗。

二、律师是为坏人辩护的观点明显错误

首先,律师是为坏人辩护的观点,混淆了德道概念与法律概念。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根据诉讼阶段的不同,只存在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区分,不存在好人与坏人的划分。

其次,刑事辩护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是否有罪还未最终确定。刑事辩护发生在侦查、审查起诉与审判阶段,此时法院的生效判决尚未作出,不能确定辩护的对象是否有罪。

第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30%左右的被追诉者最终是作无罪处理的。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刑事案件中,决定不起诉57.8万人,不起诉率为25.5%。同时,再加上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撤案的案件以及法院判决无罪的案件,有30%左右的案件最终是作无罪处理的。既然有30%左右的案件是无罪的,那么即使以是否最终确定有罪作为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标准,也不能一般性地讲律师是为坏人辩护。

第四,大部分刑事案件是行政犯,与道德无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案件中,排名第一罪名的是危险驾驶罪,占比22%,排名第三罪名的是帮信罪,占比8%。这两种犯罪都是行政犯,与道德无关,随着刑法的不断修改,我国现在多数刑事案件都是行政犯,对于这些以违反行政法为前提的行政犯,我们能认为他们道德上有问题,是坏人吗?

第五,即使是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的案件,好些最后发现是错案。这些案件要么亡者归来,要么是真凶再现,法院当时判决时把人头弄错了,人根本就不是所谓的杀人犯杀的。因此,即使是被最终定罪的重刑犯,就一定没有被错判的,就都是坏人吗?更何况,有些杀人者,是被欺负或者虐待后激愤杀人,对这些人能评价为道德上的坏人吗?

可见,律师是为坏人辩护的观点,混淆了法律概念与道德概念;即使根据道德标准来判断,该观点也不符合刑事司法现实,根本不能成立。

三、律师是为人的自由与尊严而辩护

透过有色眼镜看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常常会讲,这些人如果不做坏事,怎么可能会被抓?

从媒体已经披露的错案来看:货车司机张姓叔侄,因为被害人王某搭过他们的便车,被立案侦查,在刑讯逼供下,一审法院以强奸罪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二审改判张辉死缓,张高平有期徒刑十五年;民警杜培武因为是被害者王晓湘的丈夫而被立案侦查,遭遇刑讯逼供后,一审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二审改判死缓;毛纺厂职工呼格吉勒图因为看到了被害者杨某某死在厕所,跑到附近的治安岗亭报警后被立案侦查,后遭遇刑讯逼供,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流氓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后被执行枪决。

由此可见,任何守法的公民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卷入刑事案件,成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甚至被认定为杀人犯、强奸犯。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律师并非为坏人辩护,而是为公民的自由与尊严而辩护,获得律师辩护是每个公民保护自己基本权利的有力法律武器。

最后希望大家,尤其是法律人,以后不要再轻易地讲律师是为坏人辩护了,也不要讲律师为什么要为坏人辩护。

作者简介

邓楚开,浙江厚启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学博士,高级律师。中国人民大学商事犯罪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浙江省委政法委特邀督查员,浙江省公安厅看守所特邀监督员,浙江省立法专家库专家,浙江省法学会理事,浙江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法学会国家安全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有检察实务经历十二年,后在大学从事刑法教学与科研八年。其中,2002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确定为“全省检察系统专家型人才培养对象”(全省共八名),2005年11月被浙江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先进个人”(全省共七名),2007年5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

现为专职律师。专门从事刑事法律服务,业务领域主要为重大疑难复杂商事犯罪与职务犯罪案件的辩护以及企业合规与法律风险防范。

穷尽一切法律手段

维护当事人的自由与尊严

公众号:houqilawyer

官网:www.houqilawyer.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515号莱茵矩阵国际3号楼7层

浙江厚启律师事务所简介

浙江厚启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15年9月1日,是华东地区首家以商事犯罪辩护与防控为特色的合伙制刑事专业律所,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商事犯罪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挂靠单位。业务范围包括刑事辩护、控告申诉、被害人代理、职务犯罪咨询、企业合规与反舞弊,以及各类刑事风险防范。

厚启所的使命,是“为维护人的自由与尊严而优雅地战斗”。受到刑事追诉后,获得及时有效的律师辩护,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厚启的核心使命,是在刑事法律服务中,力求在程序内穷尽一切法律手段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利,以维护其自由与尊严。

厚启所的愿景,是打造一家“学术为基、技能为本、规模适度、辐射全国的刑事精品所”。厚启注重学术研究,精研刑辩技术,不追求最大的规模与最高的收费,力求以最专业的服务为当事人谋取最大的法律利益。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厚启已成为一家在全国刑辩界具有较高美誉度的刑事精品所。

厚启所汇聚了一批刑辩精英,他们秉承厚启的使命与价值观,高质量地办理了不少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案件,如安徽马某涉恶、诈骗案、江苏郑某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案、上海陈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江西童某开设赌场案、湖北刘某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案、山东甘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陕西的薛某涉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甘肃的刘某控告被诈骗案、广西蒋某开设赌场案、广东某大型公司刑事法律风险防范案、“牛板金”平台集资诈骗案、金城集团集资诈骗案、陈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某厅长受贿案等,在司法界、律师同行与当事人当中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专业服务是我们的承诺,有效辩护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将穷尽一切法律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自由与尊严。

THE END
1.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实现之道法律资讯在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需要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法律秩序的良性发展。 https://kanfawang.com/post/21222.html
2.民法典的意义规范社会关系保障人权的法律基石民法典强调了人的尊严和合法权益,明确规定了一系列关于婚姻、继承等方面的人身权利。这些规定有助于加强对个人基本权利保护,使得每个公民都能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地位,不受歧视。 社会秩序与经济活动 民法典对于合同、物权等领域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它还为各种社会关系之间建立起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397202.html
3.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一、探索正义的边界 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4.遵守法律——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遵守法律的名言警句在当今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遵守法律不仅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本文将通过PPT的形式,探讨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 (一)遵守法律的概述 1、法律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http://www.skypure.com.cn/post/19838.html
5.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在超越法律计划外的漏洞情况下,法律补充一般更为谨慎,须坚守由整体法秩序及其法律原则所划定的界限。此外,民法典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频频发布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前所未有调动了法律适用的释法、“造法”功能,把民法典编纂中难以确定的大量的学术界、司法界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法条”,起到了积极助推民商法发展的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6.正义力量与社会秩序构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背后的力量解读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揭示了法律的公正与力量,强调社会秩序的稳固构建。正义力量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法律的严密与公正确保了社会的稳定与公平。通过法律体系的完善与执行,社会秩序得以构建并维护,确保社会成员的权利得到保障。这句话提醒我们,在构建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正义的力量不容忽视,法律的力量将始终维护http://lijiang.xswlt.cn/post/18625.html
7.法律的价值理论:法的秩序与正义价值实体正义是指法律实体权利、义务分配上的正义,包含着法律对社会生活权益与责任的分享和分担;程序正义是指社会冲突解决的方式、方法和步骤的正义。在法的诸价值中,正义是根本。秩序、效益、自由、平等、人权等也都是法的重要价值追求,但平等、自由往往是作为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出现的,而秩序要依正义建立与维持,效益则https://www.daowen.com/lilun/1140688.html
8.浅论民事审判中正义与秩序的法律价值冲突的独立的法律地位,审判人员依具法律其法律在一定范围内被赋予自由裁量权,特别是在民事审判活动中,这种自由裁量范围也是较为宽泛的,但在一些具体案件中,当现行法律规定不明确时,需要审判人员运用自由裁量权作出裁判时,审判人员将如何运用自由裁量权,成为通过案件体现正义和秩序何者优先,或者是否能真正体现出法律价值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45.html
9.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法理学授课讲义第7页9、如何处理其与对西方的法律进行移植之间的关系? 10、要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说史? 3、法的价值的若干问题 一、简要说明: 这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对于法理学专业的考生亦然。 对于教材,我们的建议要熟悉,并且注意教材中所举的例子,这往往会成为出题的材料。我们在此将着重从宏观上对这https://yz.kaoyan.com/cupl/ziliao/06/439652/index_7.html
10.判例分析范文10篇(全文)在我国建立行政判例制度具有必要性。其表现在:弥补成文法的不足;满足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的要求, 实现个别正义;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保证法律的统一适用和保证裁判质量等方面。 在我国建立行政判例制度的可行性。第一,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判例。例如, 明朝的《明大诰》要求司法官吏断案必须参照援引大诰中的判例作为判案依据https://www.99xueshu.com/w/ikeyg3mnxyru.html
11.第九章第三节法律的秩序价值在法律的价值区间,秩序价值是最基本的。在秩序、正义、自由、幸福等,秩序是最基本的价值,没有秩序,也就没有所谓的自由和正义。 在现代社会,法律秩序的基础性价值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是说防止无政府状态和专制统治。通过法律将社会到达上述两种状态之间,以维持平衡。无政府的社会,会导致私权利过分泛滥,会失去私https://www.jianshu.com/p/76d1484ce52c
12.人权正义自由秩序都是法律的核心价值追求A.对B.错人权、正义、自由、秩序都是法律的核心价值追求 A. 对 B. 错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你可能喜欢2.1具有完整细胞壁的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细菌L型 D.噬菌体 E.病毒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卡诺定理是指:( ) A.一切工作在相同高低温热源间的卡诺热机具有相同的热机效率,低温热源温度越低https://m.ppkao.com/wangke/daan/f66eafbc34144fd59278117046c444d8
13.2018年第3期总第5期其次,正如夏新华教授所指出的,他专注研究的混合法系概念即是对法系理论不足的弥补。混合法系对于非洲法等不能运用传统法系理论加以解决的领域,具有存在价值。在混合法系理论之下,关于法律移植、法律继受等问题的研究得以展开。 三、混合法系——一个极易失之空泛的概念 http://fxy.hunnu.edu.cn/info/1130/2924.htm
14.第6章国际社会及其机理——赫德利·布尔的国际关系思想[136][151]这种状态或价值的维持,在于均势、国际法、外交、战争和大国控制等五大机制。通过分析这些共同机制,布尔充分展现了其国际社会理论的性质和特征。 (一)均势与国际秩序 布尔将均势区分为简单均势和复杂均势、总体均势和地区均势、自然形成的均势和人为设计的均势。他说,在国际体系这个大框架之下,无论哪一种均势,https://m.qdmm.com/chapter/1022511410/554615410/
15.“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论(一)内容摘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侵权法的精髓。我国2010年7月生效的“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等两个原则。归责原则不仅从形式上决定着“侵权责任法”的框架,而且在精神实质上承载着“侵权责任法”的法律价值理念:社会秩序、正义、行为自由和公共利益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219/16/4675050_94342121.shtml
16.A.法律秩序是人类政治秩序体系的基础和核心B.法律秩序的价值是B. 法律秩序的价值是法的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C. 法律秩序是人类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秩序 D. 法律秩序是最基本的秩序 E. 实现法律秩序价值不是现代国家管理和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 该题目是多项选择题,请记得选择多个答案!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https://m.12tiku.com/newtiku/222251/1336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