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发展

基莫·诺提欧(KimmoNuotio)本报记者朱高磊/摄

法律与发展是国家治理结构的支柱

现代化并不会自动带来善治与法治。巴西法律与社会理论学者马塞洛·内维斯(MarceloNeves)认为,社会现代化有不同的实现路径。由于某种原因,尽管巴西和欧洲的法律体系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它并未遵循欧洲的法治模型。巴西尚未完全完成法律体系的自治,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在法律体系中发挥着作用,内维斯称之为“外围现代性”。巴西拥抱了现代化,但其制度发展仍有完善空间。

超越传统的西方法治价值观

法治领域一个最新亮点是“法治指数”的制定,用于评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如著名的世界正义工程法治指数、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治理指标等。腐败是法治的重要障碍,为此,国际透明组织设置了清廉印象指数。世界正义工程的指标中还评估了“基本权利的保护水平”,这是其他一些指标不涵盖的项目。不同条件下改善制度的重点可能不同,但减少腐败通常很有必要。因为腐败会造成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其在某种程度上将公共权力私有化,阻碍公权力达成目标。“非洲晴雨表”收集了有关非洲对善治看法的数据。欧洲法治民主委员会(即威尼斯委员会)起草了一份“评价个别国家法治状况的清单”,其中包括五个主要主题:合法性、法律确定性、禁止任意妄为、法律面前平等和非歧视。

确保国家为其人民服务

“狭窄走廊”的观点是,某些国家可能会在很多方面无法真正地为其民众服务。原因可能是国力太弱以致做不到,也可能是因为国家“太强势”以致不愿服务人民。“狭窄走廊”的观点还与自由观有关。传统的自由观指的是能够自主作决定而不受干扰,但他们认为,这样的自由是不够的。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借鉴了菲利普·佩蒂特(PhilipPettit)等学者发展的“非支配性的自由”这一概念。据此,即便人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存在某种可以实施干预的权力,享受自由就是有条件的,绝对的自由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观点很重要,因为其与法治有关。法治意味着宪法和法律对公权力的约束。唯有如此,法律和合法性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发展中国家应自主决定发展道路

在当今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法治的发展对于确保一个国家能够履行国家职能来说非常关键。国家须具有强大的执行能力,既要能解决内部问题,也要能应对全球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国家利益应当与人民利益保持高度统一,因此,监督机制必不可少。

法律体系的所有参与者都应受到法律的约束,任何力量都不应对此放任。这可理解为一种“非支配性的自由”。国家机关之间需要相互监督,按照宪法规定来行使监督义务。找到通往“狭窄走廊”的平衡之路也能为确保一个国家服务于该国人民提供助力。现在“以人为中心的司法”这一概念还时常被使用,受过北欧法律传统训练的律师和学者对此应该不陌生。

当今世界面临多种新挑战,比如科技公司权力的增长。西方发达国家,包括一些欧盟国家,在监管这些公司方面也不免感到棘手。万一所有个人数据都变成科技巨头的“摇钱树”,如何保护隐私和数据?当发达国家为此感到“头疼”时,发展中国家又该如何保护本国公民、应对这些挑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问题可能会变得愈加复杂。

发展中国家进行法治建设时必须采取负责任的方式。唯此,发展中国家才能走出自己的步伐,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作者系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教授、犯罪学和法律政策研究所所长)

THE END
1.现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法治新起点?十八届四中全会?摘要:党的十八大凝练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不仅被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且与自由、平等、公正一起共同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 党的十八大凝练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不仅被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且与http://www.71.cn/2015/0408/808755.shtml
2.陈金钊:对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摘要】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法治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系统地位的极大提高,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修正与发展;意味着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内容的改变,权力话语权将被抑制,而法律、权利话语权将要形成。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法治发展的必然,对中国法治实践来说也具有必要性。对作为社会主义核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492
3.论法治的价值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2期论法治的价值,市场经济,权力滥用,内在尺度,法律规则,个人自由,实质正义,主体客体化,主体与客体,有序性,产权不明,问题提出,契约性关系,客体性,主体性,论法治的价值张钢成法治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制度的三大特征,如何把握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应有意义,是当代法https://wap.cnki.net/qikan-DOUB502.001.html
4.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时政要闻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凝练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把法治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这鲜明体现了推进http://xchb.blcu.edu.cn/art/2015/4/2/art_2582_1094719.html
5.法治的价值与意义理论学习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没有法治,我们所追求的安定有序的社会就没有前提和基础。 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有力保障。法治不仅将民众从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且在政治上实现公民平等,推进了自由、平等和公正价值的实现。法治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司法体系是社会公http://www.kjwww.cn/2015/llxx_0513/730.html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法治篇》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安邦的基本法治观念,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彰显了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法治价值取向,因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基本遵循与基本准则。它是一个有机的法治观念系统,蕴涵着一系列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基本法治要求。 http://theory.people.com.cn/GB/68294/395162/index.html
7.根植于生活的再创作是电影艺术重要的价值体现(我不是药神)影评根植于生活的再创作是电影艺术重要的价值体现——《我不是药神》时间:2018.7.3 原创:数字3D 发表于:豆瓣正文之前首先向诸君明确本文的逻辑前提和关注点:这篇文章是从国家整体进步发展、改革顶层设计落实的宏观角度立意的,试图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反观电影本身,反观改革深水期顶层设计之于医药领域本身。所以,看过电影之后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484630/
8.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更高水平上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的内心期待和现实需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崇高价值追求。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作为根本目的,始终坚持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https://www.cqfzb.net/fzbrmt/27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