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不仅要求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的执法机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密联系我国法治建设实际,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突出政法战线的关键作用,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树立法治信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广大政法干警必须把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融入工作和生活,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切实做到守法律、重程序、讲规矩。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推进司法公正。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推进司法公正,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政法单位开展工作,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要求司法机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按照权责统一、权力制约、公开公正、尊重程序的要求,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要求司法人员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尊重宪法法律权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要求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

维护人民权益。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人权保障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贯穿法治建设始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维护和促进人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尽管如此,我国的人权保障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人权的法治保障,绝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为此,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THE END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法治篇》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安邦的基本法治观念,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彰显了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法治价值取向,因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基本遵循与基本准则。它是一个有机的法治观念系统,蕴涵着一系列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基本法治要求。 http://theory.people.com.cn/GB/68294/395162/index.html
2.论法治的价值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2期论法治的价值,市场经济,权力滥用,内在尺度,法律规则,个人自由,实质正义,主体客体化,主体与客体,有序性,产权不明,问题提出,契约性关系,客体性,主体性,论法治的价值张钢成法治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制度的三大特征,如何把握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应有意义,是当代法https://wap.cnki.net/qikan-DOUB502.001.html
3.法治的价值与意义理论学习法治的价值与意义 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没有法治,我们所追求的安定有序的社会就没有前提和基础。 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有力保障。法治不仅将民众从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且在政治上实现公民平等,推进了自由、平等和公正价值的实现。法治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http://www.kjwww.cn/2015/llxx_0513/730.html
4.陈金钊:对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摘要】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法治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系统地位的极大提高,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修正与发展;意味着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内容的改变,权力话语权将被抑制,而法律、权利话语权将要形成。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法治发展的必然,对中国法治实践来说也具有必要性。对作为社会主义核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492
5.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法治基本价值理念的传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价值的重要论述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追求,阐发了新时代我国权利保障、权力监督、公平正义等法治价值的基本立场、独特内涵及实现路径,体现了法治价值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传承了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法治价值理念,同时又注入了新鲜养分,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http://qh.12348.gov.cn/pub/qhpfw/sfxzyw/jrbb/202210/t20221013_97364.html
6.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时政要闻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凝练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把法治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这鲜明体现了推进http://xchb.blcu.edu.cn/art/2015/4/2/art_2582_1094719.html
7.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专题5:践行核心价值新闻资讯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2017年十九大: 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中国精神的体现,凝结者全体人民共同的话照顾追求”并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写进宪法。 1.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准则 2.平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http://www.qhzgzx.cn/info/news-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