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面试高中道德与法治《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教案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在我国现阶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

价值观是人生重要的导向,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与私、生与死等冲突时做出的选择也不同。

3.基本要求:

(1)试讲需在10分钟之内;

(2)采用互动教学;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坚持和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难点:能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教师设置情景,在上课时带几种实物进教室,如:香蕉;手机用于播放音乐;药品青霉素、土霉素等。引导学生说一说这四组图片中物品的用途与价值是什么并分析四种物品具体价值的共性。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水果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可以用于交换,有经济价值;音乐有满足人们艺术需要的属性,有艺术价值;药品具有满足人们健康需要的属性,具有药用价值。通过分析其共性,可以看到,物质现象或精神现象的某种属性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时就有价值,价值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

教师进一步引导:那么我们经常提及的价值观是什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怎样的作用呢由此导入本节课《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二)新课讲授

1.价值观的含义

教师作一个假设:现在开始下一个小时的大雨,下雨有无价值请你判断。

提示:同学甲:下雨没有价值。它浇湿了运动场,今天下午学校足球队的比赛泡汤了。

同学乙:下雨有价值。它滋润了大地,帮我给昨天刚栽下的小树浇了水。

教师在此基础上提问:以上同学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下雨有无价值这给我们什么哲学启发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每个人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判断下雨的价值,符合需要的则有价值,不符合需要的就无价值。这给我们直接的启示是:在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利用事物,并形成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观念,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第59届联大法律委员会以71票赞成、31票反对、4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以决议的形式通过《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要求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中国投了反对票。

教师提问:中国为什么投反对票

教师总结:中国之所以对宣言投反对票,是因为宣言的表述非常含糊不清,宣言提到的禁止可能会被误解为也涵盖治疗性克隆研究,这是中方所不能接受的。中国代表强调,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反对生殖性克隆人的立场,并将加强对治疗性克隆研究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人类的尊严和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原则不受损害。这体现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即指导人们认识什么、改造什么或不认识什么、不改造什么。

3.价值观是人生重要的导向

教师多媒体展示下列故事: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有一天,他们结伴在大街上行走,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地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两个年轻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很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高兴兴地留了下来。两年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英国青年对此不理解,说:“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地发财了”犹太青年说:“因为我没有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迈过去。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大财呢”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评价必然不同,人们的行为和做法就不相同,当然结局也不相同,这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三)巩固提高

教师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当年砍树人如今植树人》。

材料二:近年来,在共同价值观的感召下,我国涌现出“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爸爸”等最美群体,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他们在平凡中见伟大、在朴实中见崇高,激发了全社会向真、向善、向美的力量。

教师提问:根据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学生思考回答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道理

学生思考并回答: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教师总结:价值观不同,对事物评价就不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过程中指向就不同,行为和结果就不同。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作业:课后,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THE END
1.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什么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什么的价值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CIbLv8a5ti.html
2.思想道德与法治学生学习手册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根据? 三、如何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要求是什么? 【文献阅读】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选) 【学者论坛】 把握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http://yuntaigo.com/book.action?recordid=bmFrbGxoa2M5Nzg3NTY5MDQ5MzA1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内在需要。下面,我就如何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路径方法等问题,汇报些学习体会和思考。 http://app.jxsrrd.gov.cn/?action=show&app=article&contentid=7406&controller=article
4.陈金钊:对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摘要】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法治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系统地位的极大提高,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修正与发展;意味着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内容的改变,权力话语权将被抑制,而法律、权利话语权将要形成。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法治发展的必然,对中国法治实践来说也具有必要性。对作为社会主义核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492
5.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建议一、总体要求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课程。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https://www.scct.cn/szb/info/1136/3258.htm
6.法律价值(精选8篇)现代民主社会的法律之所以能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不仅仅是对强力的屈服,也不仅仅是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法律体现了整个社会基本价值评判标准,是因为在法治中法律具有其权威性、普遍性、统一性和完备性。法律因此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地运行,并扮演着秩序的维护者和正义的守护着的角色。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sza4t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