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论语》。
6、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1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
12、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13、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增广贤文》。
1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增广贤文》。
15、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
16、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冯梦龙》。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8、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19、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20、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罗贯中》。
22、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23、闲来只把青山画,卖得桃花当酒钱。——《唐寅》。
2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25、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26、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者之低昂而已。——《蒲松龄》。
27、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
28、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
29、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
30、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3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死相公者。”——《张岱》。
34、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35、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增广贤文》。
38、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罗贯中》。
39、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40、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增广贤文》。
41、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吴承恩》。
4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道德经》。
43、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4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45、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46、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施耐庵》。
4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48、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4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5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53、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冯梦龙》。
5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55、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5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58、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关汉卿》。
59、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
60、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道德经》。
61、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
62、富人思来年,穷人想眼前。——《增广贤文》。
64、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子兵法》。
65、人生知足时常足,人老偷闲且是闲。——《增广贤文》。
66、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曾国藩》。
67、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增广贤文》。
68、不夸妍洁,谁能丑污?——《洪应明》。
71、君子安平,达人知命。——《增广贤文》。
72、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73、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苏轼》。
74、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
75、节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增广贤文》。
76、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冯梦龙》。
77、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洪应明》。
78、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
79、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洪应明》。
8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82、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增广贤文》。
8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8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5、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曾国藩》。
86、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唐寅》。
87、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曹雪芹》。
88、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8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90、天之所废,虽贵必贱;天之所兴,虽比贵。——《冯梦龙》。
9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
92、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兵法》。
93、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洪应明》。
9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9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
97、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曾国藩》。
99、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101、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
102、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
103、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曾国藩》。
104、皇帝坐北京,以理统天下。——《增广贤文》。
108、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
10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113、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罗贯中》。
114、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易经》。
115、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冯梦龙》。
116、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
11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
119、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12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121、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122、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123、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
124、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黄宗羲》。
125、蚊虫遭扇打,只因嘴伤人!——《增广贤文》。
126、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增广贤文》。
127、好臣一国之宝,好妇一家之珍。——《增广贤文》。
129、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孙子兵法》。
130、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
132、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
13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135、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136、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增广贤文》。
137、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曹雪芹》。
138、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文档为doc格式。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二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3)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4)酒香不怕巷子深。
5)死猪不怕开水烫。
6)磨刀不误砍柴工。
7)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8)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12)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
1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15)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3、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5、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6、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8、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7、俭,德之共;侈,恶之大。《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8、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商君书画策》。
19、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20、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21、莫等闲,白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4、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2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27、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资治通鉴》。
28、非我而当者,吾师;是我而当者,吾友;谄谀我者,吾贼。《荀子修身》。
29、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32、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3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3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论语卫灵公》。
36、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3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0、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41、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4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4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4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4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47、烈士之爱国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4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49、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5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5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52、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53、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5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5、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5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57、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58、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5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60、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62、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63、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64、义者,心之养;利者,体之养。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6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7、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6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6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70、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7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7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7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7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7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
7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79、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80、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8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82、见义不为,无勇。《论语为政》。
83、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8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85、轻诺必寡信。《老子》。
8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8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88、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8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9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论语集注》。
92、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9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战国策楚策》。
9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5、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96、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9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9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9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10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0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04、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3)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
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5)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9)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11)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12)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
13)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1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5)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韩婴)。
16)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17)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3)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
4)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西游记》)。
5)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国演义》)。
7)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8)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水浒传》)。
9)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0)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11)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2)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13)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
谚语。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七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刘义庆。
4)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淮南子》。
5)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
6)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汉书》。
7)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后汉书》。
8)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后汉书》。
9)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唐渊明。
10)愿效老牛,为国损躯。——童第周。
12)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汪洙。
1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
1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5)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李白。
16)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佚名。
17)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佚名。
18)丈夫志四方,忍为别离哀。——郭嵩焘。
19)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颜元。
20)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1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15)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张泌《寄人》。
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19)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3)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林伯渠。
4)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周恩来。
7)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8)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况。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10)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
11)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易经》。
13)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王豫。
14)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8、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9、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0、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2、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6、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8、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20、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3、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2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2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2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2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3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34、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3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3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4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4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3、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44、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4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6、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4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48、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4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5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5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2、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5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5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5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5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59、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6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5)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8)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9)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1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1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13)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
14)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5.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朱经。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1.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1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4.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4)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10)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11)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1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14)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18)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5、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6、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8、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4)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7)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0)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1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1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6)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7)命为志存。——朱熹。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3)富贵不能都荒芤疲洳荒芮!睹献印/span。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2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29)秦汉时期:公元前年-公元年。
3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31)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3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3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3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5)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年-公元年。
3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5)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10)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清《郑板桥》。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
1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1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1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1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2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曾国藩》。
3、人生几番存厚道,才臣一意进权谋。——《罗贯中》。
4、以智强愚,愚者不解;以智角智,智者不服。——《冯梦龙》。
6、勿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已意而废人言。——《增广贤文》。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8、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白居易》。
9、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佚名》。
10、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谭嗣同》。
11、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易经》。
13、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洪应明》。
14、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汤显祖》。
15、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曾国藩》。
16、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蒲松龄》。
17、宁可无钱使,不可无行止。——《增广贤文》。
18、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曹雪芹》。
1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佚名》。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
21、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22、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诸葛亮》。
23、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24、老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6、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李时珍》。
28、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纳兰容若》。
29、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汤显祖》。
31、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32、云敛晴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王实甫》。
33、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片冰凉。——《孔尚任》。
3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36、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易经》。
38、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39、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朱熹》。
40、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曹雪芹》。
41、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
4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43、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曾国藩》。
4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6、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增广贤文》。
47、以财交者,财尽而交尽;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4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曾国藩》。
4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50、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51、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罗贯中》。
53、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54、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增广贤文》。
55、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汤显祖》。
5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57、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曾国藩》。
5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59、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增广贤文》。
60、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