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也是最好的课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深入基层调研,“甘当小学生”“拜人民为师”,应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常态。
出自《论衡·书解篇》。房屋是否漏雨,住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是否有过失,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意指为政者要多观察和听取民意。
摘自:
适用主题:依法治国
“法者,治之端也。”我国养老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与法治护航密不可分。
出自《荀子·君道》。法度是治国的前提,强调了法与法治的重要性。良法是治理国家的开始,也是国际治理的坚实基础。
适用主题:生态保护
从“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意盎然,到“晴川历历汉阳树”的壮阔悠远,从《诗经》里“其叶牂牂”的东门之杨,到《项脊轩志》里“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树木寄托的是人与人、人与故乡、人与自然的情与意,是中国历史传承至今的朴素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
适用主题:基层治理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丰富的基层民主形式、多元解纷机制,有助于增强基层社会吸纳群众意见、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有效实现听民意、解民忧、纾民困。
意思是想要建造房屋,应当先打好地基。
以“尽精微”提升治理效能,以“变则通”激活创新动能,定能不断实现个人奋斗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发展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今天,城市的高度不断刷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温度也要“水涨船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说文解字》中说:“城,所以盛民也。”“人民性”正是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一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城市里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适用主题:干事创业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加强资源互补,促进广大乡村发掘优势、壮大产业,定能让乡村集体经济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意思是说积聚众人的力量去做事情,就没有不胜利的;集中众人的智慧做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
积极应变,不是频繁更换赛道,而是要立足自身优势、不失时机推进转型升级。所谓“术业有专攻”,企业经营同样如此。
适用主题:增长才干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全媒体时代,舆情瞬息万变、传播格局深刻变化,没有金刚钻、缺少几把刷子、不掌握十八般武艺是难以胜任新闻舆论工作的。
褚(zhǔ):口袋;绠(gěng):吊水用的绳子。后世常用来比喻能力薄弱,难以胜任重大任务,因而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