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开展法制宣传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自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规划,取得了重要成果,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2021年年中,《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颁布,强调,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促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提出观点]

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对法律有了信仰,群众就会自觉按法律办事。普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性工作。

[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在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的生活方式都离不开法律规范。制定和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夯实全面依法治国根基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法治等方面的需求,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落实好普法责任制,让普法和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具体实践携手共进,不仅能把普法教育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还有助于形成司法过程与社会的有机互动。当每一个国家机关都需要向公众普法,就会再一次审视自身行为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各个部门理顺了责任分工,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如未成年人保护等,才有望真正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合力。

[对策措施]

推进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必须以实际行动树立法律权威,让老百姓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贵,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要善于专注热点事件,事半功倍。普法工作不只是以通俗的语言向公民解读法律的内涵,更需要在法治实践全过程和社会保持良性互动。越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越应该成为普法的最佳时机。

THE END
1.不断提升青少年群体的法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青少年群体的法治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和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指标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llqy/202403/t20240322_496520.html
2.法治素养(精选6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课题。树立法治理念和培养公民法律素养,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治的内涵和特点 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是现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战略目标――摒弃人治实现全面法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7f05lq0.html
3.2024年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升法治素养.pptx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升法治素养XX,aclicktounlimitedpossibilites汇报人:XX 目录01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022024年法治文化建设重点任务03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措施04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05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Part01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法治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法治文化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22/8136120027006030.shtm
4.提高法制意识范文10篇(全文)为了进一步让法制安全走进校园,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小公民,接受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3月15日下午,振兴联合校赵屯小学邀请茌平县检察院刘延海主任,林静科长,到学校为全体师生做法制教育报告。报告会中,林科长结合少年儿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c34rz3d.html
5.提升群众法律意识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宝鸡市渭滨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深入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各类法治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升社会法治化治理水平,为加快推进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加强领导 强化保障 夯实普法https://esb.xbfzb.com/html/2023-09/05/content_18425_8245823.htm
6.构建“法德”兼治新常态实现戒毒工作最佳成效【内容摘要】 戒毒工作的主体是戒毒民警,其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戒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戒毒工作的对象是戒毒人员,其接受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效果的高低及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戒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法治建设新常态下,戒毒场所必须抓住戒毒民警这个“关键少数”和戒毒人员这个“最大基数http://www.scpf.org.cn/m/view.php?aid=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