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喊你来学法如何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姐妹们,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需要您和您的家庭积极行动,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建设法治黑龙江·巾帼在行动,赶快加入学法的行列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01

基本案情

2020年10月某日早晨,被告人焦某(女,时年17岁)等人因琐事与被害人杨某某(女,时年15岁)产生矛盾,遂纠集被告人徐某某(女,时年16岁)欲教训杨某某。当天上午,焦某诱骗杨某某至某酒店房间,被告人焦某、徐某某以杨某某欠钱为由,以暴力手段强迫杨某某脱光衣服并拍摄照片及视频等方式对杨某某进行侮辱。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焦某、徐某某结伙以暴力、胁迫方法强制侮辱被害人杨某某,其行为均已构成强制侮辱罪,系共同犯罪。二被告人犯罪时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被告人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基于本案犯罪事实及情节,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二被告人从轻处罚。据此,法院以强制侮辱罪,判处被告人焦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判处被告人徐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

02

案例分析

2021年3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调整。《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当下未成年人心智成熟得更早,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时代需要。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往往因为他们不到刑事责任年龄,刑法对其没有威慑力,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本意是对一些年龄低、社会认知差、行为把控能力弱的渉罪未成年人给予一定程度保护,尽可能降低刑事惩罚对其成长的影响。但现实中,一些低于现行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实施重大犯罪行为的案件不时发生,因此,2021年3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调整。但是仅靠追究刑事责任进行遏制是不完善的,这种事后救济无法达到彻底减少犯罪的目的。我国对未成年被告人依法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同时要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03

温馨提示

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一要加强法律教育,建立和谐干净的校园环境;二要增进家庭关怀,父母做好榜样;三要加强网络监管,杜绝不良网络信息;四是坚持开展长期、持续、有效的普法宣传。学校、家长与全社会共同肩负起教育未成年人的责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期嘉宾:张兆芹

黑龙江盛夙律师事务所主任、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女律师协会副会长、鸡西市律师协会会长、鸡西市妇联兼职副主席

原标题:《【妇联喊你来学法】如何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THE END
1.普通人如何提高法律意识?请重视合同思维普通人如何提高法律意识?请重视合同思维 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普法的推进,国人的权利意识正在一步一步完整,甚至于个别情况下由于权利意识过剩出现的超范围维权令人啼笑皆非。小情侣分手,动辄有人要求赔偿青春损失费,除此之外,精神损失费耳熟能详,就连冷门的单门法赔偿,也能被非专业人生说出个一二三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04/20/64697880_934007893.shtml
2.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如何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1、社会应该多进行一些法制的宣传,印制多一点的法律宣传手册,增强全民法律意识。 2、社会应该通过多种媒体,宣传法制观念,进行普法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让互联网同样也成为法律宣传的一个新平台。 3、多组织一些有趣的跟法律法制相关的活动,提高法律修养。 https://m.haolvshi.com.cn/ztw/0-84371.html
3.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3篇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素质修养的必备要求,是能够懂法运用法律的前提;对实际案例的解决是法律意识高低的具体表现,具有直观性。 3、对大学生如何提高法律意识的意见 根据此次调查,我们应该看到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加强综合管理,高等院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从根本上抓起,就具体到高等https://www.newsipay.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33661.html
4.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精选十篇)具备了法律心理, 还要看法律心理是否正确、丰富。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和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的加大,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青年学生越来越多, 他们对法律现象的感悟能力、情态意识有了不断提高, 法律心理也有了普遍增强。对青年学生法律心理培养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法律现象的范围及丰富程度要加强认识。平等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zl0q9e.html
5.浅谈如何提升企业基层员工的法治意识企业要培养爱岗敬业的基层员工,就要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并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应该完善自身的法律法规制度,全面开展普法学习和依法治企活动,为依法建章立制,提高员工法律意识,丰富员工法律知识,为实施“依法治企”创造条件。 四、深化企业法律法规发展内涵 面对企业依法治理和创新发展这一新课题,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805/8674493.shtml
6.网红主播成直播平台争抢对象引发违约金认定等问题那么,主播一旦跳槽,主播和平台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提高法律意识,在签订合同时,明确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即明确是劳动关系还是合同关系,进而详细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报酬标准、给付方式、给付期限等内容,确定合理的违约金数额,有条件的最好聘请法律顾问或咨询法律专家。”郑宁说。 https://news.cctv.com/2018/05/21/ARTIAe08Ih1xOyDO1C1rE6fl180521.shtml
7.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宣讲中,干警还充分融合相关法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们自我保护能力。 下一步,城厢区人民检察院将立足未检职能,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多形式的“法治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4-03/15/content_141591_17147934.htm
8.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第四,公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与实现以德治国的要求尚有差距。从目前的德治建设情况看,仅仅靠社会舆论的谴责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迫切需要通过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来达到公民自觉遵守规则、履行义务,只有这种遵守规则、履行义务公民的法律意识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才可顺利实现德治。 http://gmyfz.yzdb.cn/2007/11/jinyibu.htm
9.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如何提高?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如何提高? 导读:加强对证人的法制教育,使之形成相应的法律意识。虽然我国法律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法律仅靠执行是不够的,关键靠公民的自觉遵守。当法律条文变成公民内在的自我要求,守法作证的价值观念才能树立起来。加强法制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公民的法制观念。https://www.64365.com/zs/694857.aspx
10.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论文(通用6篇)随着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校普法教育已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力度仍有待加强,其表现之一便是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与敬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但社会整体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信仰和敬畏之心严重缺失。在高校,大学生群体普遍倾向于专业素质、社团活动、兼职工作,法学之外的学生http://m.biyelunwen.yjbys.com/fanwen/faxue/624669.html?ivk_sa=1024320u
11.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改进摘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农民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增进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法律实施效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但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不知法、不懂法、不重法等。而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和https://m.findlaw.cn/lawyers/article/d40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