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法律服务为复工复产护航法治

●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律师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让更多企业在短期内规范、有序地复工复产,司法部发布了《企业复工复产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指南》,对律师行业如何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高效的公益法律服务,提出更加全面的要求

●未来需要重视机制建设、资金保障与服务规范建设,通过激励机制引导更多的优秀律师人才加入公益法律服务的行列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丽

此外,司法部还印发了《企业复工复产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高效的公益法律服务。

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加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

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什么时候复工才是合法的,延长假期间工资怎么支付,延长复工期可以安排在家办公吗,公司如何降低成本?

总部设在福建厦门的海蜂法务,主业是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科技加持的法律顾问服务。从今年正月初五开始,他们就面临着大量的企业法律问题。

范否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他意识到,接下来更加密集的企业用工问题将随之而来。他紧急召开了公司会议,很快,远程组建立公司的疫期企业法律问题专家组,由3名资深劳动法、商事争议、财税律师牵头,12名律师、法务人员共同参与,以地域、行业、专业为维度,对各省复工复产政策、疫情造成的情势变更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应对建议,建立起疫期企业风险及应对策略知识库。

正月初七,原本应该是全国各地企业新年开工的第一天,因为疫情原因,企业的开工计划只能延后。国务院宣布延长3天假期,大多数地方政府紧随其后宣布将复工期延长至2月9日24时。本就因为业务停摆而心急如焚的中小企业负责人,突然面临更为复杂的复工复产问题。

在持续开展研究的同时,正月初八,海蜂法务通过新媒体正式对外发布了第一份“疫期用工指南”,并同时公布了每天7×24小时的企业复工复产公益法律咨询热线。

同样行动起来的还有全国各地的律师们。

1月31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组织律师向证监会提交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在北京,由53家律师事务所、148名专业律师组成的抗击疫情法律志愿服务团成立。针对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用工困难和法律纠纷等问题,他们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撰写了1.3万余字的《疫情期间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合规手册》,涉及延迟复工、工资支付、工伤认定等10项法律问题,发到网上为用人单位和群众答疑解惑;

中国法律人的行动正如此次《指南》中提出的,加强法律论证和政策解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做好风险防控和矛盾化解,助力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并开展涉企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引导企业采用在线调解等方式,及时化解疫情引发的物业租赁、劳动用工、合同违约等矛盾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网民关心如何复工

指南要求优质高效

范否对《法制日报》记者介绍,在近一个月的咨询期内,海蜂法务收到最多的咨询就是关于“如何进行企业复工申请”,这类问题占比超过50%。

“《指南》几乎把所有的复工复产法律服务都纳入了公益法律服务的范畴。根据此次《指南》确定公益法律服务范围,律师在协助企业依法依规复工复产、做好法律风险防控、妥善化解矛盾争议、加强内部合规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同时,佟丽华认为,《指南》对律师行业如何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高效的公益法律服务,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

全局观念不容忽视

努力平衡双方利益

《指南》不仅强调要做好风险防控和矛盾化解,助力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还提到要为农民工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就业和劳务纠纷等提供法律援助。

“从律师行业的角度来说,律师有三维护,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佟丽华说,“在实践中,从企业复工复产的角度来说,大家现在特别纠结一些涉及法律的问题,比如员工隔离14天怎么发工资?现在不能正常上班,要不要发工资?可不可以降薪呢?社保怎么交付?这些问题都涉及劳动用工的一些法律制度。”

据佟丽华介绍,以前,维护企业权益的法律服务会站在企业的角度,更多考虑企业利益,而没有考虑到劳动者的利益;如果站在劳动者维权的角度,法律服务者可能对劳动者的利益考虑多一些,对企业利益考虑较少。如今,疫情之下,法律人要有全局观念,必须更好地平衡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

黄乐平坦言,此次疫情防控所带来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对于农民工及其所在的企业而言,是一个新课题,由此涉及休息休假、工资计算、劳动合同延续、工伤认定等问题,是当前突出的法律需求。

法律服务改变形态

远程服务依赖技术

此外,《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司法部在《指南》中,多次提及“在线”“线上”“远程”解决问题方式,要求通过远程办公、网络问诊、线上服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企业提供“7×24”高效权威法律服务,确保线上服务不打烊。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严重依赖于“面对面”的法律服务,不得不开始改变形态。人工已经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线”“线上”“远程”的公益法律服务,需要极大地依赖于技术。

以海蜂法务为例,作为阿里巴巴钉钉平台在法律领域的生态伙伴,其免费包揽了平台上所有企业用户提出来的疫期用工问题咨询。在钉钉上,只要企业遇到复工法律问题,一键就可以发起咨询,系统将自动把企业与海蜂法务的顾问拉进一个群聊中,进行在线咨询。

“近期我注意到,不论是律师协会还是律师个人,依托各类互联网平台都发布了大量免费的法律援助服务内容,有的是在讲课,有的做普法,有的是一些咨询。这些工作都是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的公益法律服务的具体方式。”佟丽华说。

在黄乐平看来,未来的公益法律服务需要更好的发展,“最重要的重视机制建设、资金保障与服务规范建设问题,通过激励机制引导更多的优秀律师人才加入公益法律服务的行列”。

THE END
1.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北京政法网9月24日上午,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举办了《民法典》专题系列讲座之第八讲,也是本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肖大明庭长还曾作为专家参与北京市高院案件审 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掀起学习 金秋九月,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邀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连续举办多期在线《民法https://www.bj148.org/ztk/gyflfw/
2.公益法律服务公益法律服务 星辰所十分注重践行社会责任,做良好企业公民,持续关注和投入公益法律服务领域,为各类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受到社会各界赞誉。 我们在该领域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 公益机构合规服务 慈善机构的组建和运作 法律援助http://www.sincerepartners.com/zyly/gyflfw/
3.公益法律服务京师十分注重践行社会责任,做良好企业公民,持续关注和投入公益法律服务领域,为各类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受到社会各界赞誉。京师为响应新出台的《慈善法》,通过京师党建宣传工作、举办京师公益讲堂、开展社区公益普法讲座等方式,切实投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力作中国的慈善经济法律服务的领军人。京师http://www.jingshinc.com/Legalervices/
4.公益法律服务良智公益‖“2021暖橙行动”圆满收官 【宪法宣传周】良智携手省、市法援邀您共享法治盛宴 学党史办实事——良智律所7.23公益法律咨询日 【我为群众办实事】良智律所公益普法活动集锦(4-5月镜头二) 【我为群众办实事】良智律所公益普法活动集锦(4-5月镜头一) http://www.liangzhilaw.com/service_p3.aspx?id=14
5.律所公益之声用公益法律服务增强群众的法律获得感公益法律服务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本所将继续总结经验,争取为社会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公益法律服务。https://www.beijinglawyers.org.cn/cgi/RnewsActiondetail.do?rid=1619401268903
6.报名参加2023年“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宣讲《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法律援助法》《国家安全法》《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法规政策为重点,依托中国法律服务网、“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51”职工维权热线以及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平台,积极创新普法形式,采取竞赛答题、视频展播http://www.szlawyers.com/info/aff1425f66354b11b412c3aaf91f7aa7
7.关于开展公益法律咨询服务的通知为扎实做好依法治校工作,提高全校师生的法治意识,切实解决师生员工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法律困惑和问题,现决定开展公益法律咨询服务与宣传活动,邀请法律专业人士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具体事项如下: 一、时间 2024年3月21日(星期四)9:30-13:00 https://www.gxnu.edu.cn/2024/0320/c1441a284477/page.htm
8.司法部倡导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高蕾)10月23日,《司法部关于促进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司法部出台的关于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的第一份专门性文件。《意见》倡导,每名律师每年参与不少于50个小时的公益法律服务或者至少办理2件法律援助案件。 https://www.jswmb.cn/mshownews.aspx?id=28599
9.杭天信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杭州杭天信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益中心)成立于2016年4月7日,是经杭州市司法局批准、杭州市民政局登记,由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开办的一家专门从事法律援助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公益中心经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推荐,成为了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批准设立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在杭州的实施单位,该项目http://www.htxls.com/hangtianxin/item_18015017_0.html
10.律师公益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强化律师服务,助推乡村振兴。近日,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微影视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地,这是江苏衡立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深化村居公益法律服务,满足村民法律需求,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强化律师责任担当,培育乡村法治精神。”江苏衡立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夏军介绍,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法律https://news.xhby.net/wx/zx/201912/t20191218_64470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