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邵春雷□吴章胜通讯员徐尤佳)近年来,安徽省池州市法学会以“法律九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积极推动全市普法志愿服务事业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不断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为新时代池州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
池州市法学会发挥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联系协调机制作用,统筹协调、定期调度,持续推进法治文化“九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进景区、进寺庙、进军营)活动。池州市法学会联合市直政法各单位、教体局、团市委等单位,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深入社区、企业、集市,设立普法宣传站点,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以案释法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联合市司法局、市律协、团市委成立了由青年骨干律师组成的“青年法律帮帮团”,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供公益法律咨询,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围绕青少年群体,深入全市各学校扎实开展“法治进校园”“开学第一课”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举办“无邪青春无邪校园”“预防校园欺凌共筑和谐校园”等专题报告会。
今年初以来,全市开展法治讲座389场次、普法宣传224场次、模拟法庭10场次、企业法治体检70余场,法律服务300余场、线上普法81场次,普法受众达70万人次。
聚焦新时期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运用“文艺+法治+德治”形式,推动法治文化与书法、歌曲等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深度融合,创作一大批具有池州地方特色的优秀法治文艺作品,是池州市法学会工作的又一亮点。池州市法学会、市法宣办与青阳庙前新农书画社合作共建法治农民画创作基地,目前已创作了200余幅法治农民画作品,生动描绘了宪法、廉政、环保、食品安全等法治内容。为丰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多次开展法治文艺活动。
贵池区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城民歌与普法宣传巧妙结合,创作了《当好人民普法员》《法律面前人平等》《交通安全最需要》等一批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其中《当好人民普法员》获司法部十大原创金曲展播。
东至县将法治文化元素融入民间艺术“文南词”、泥溪元甲山腰鼓文化和黄梅戏中,其中编排的《学法,家和万事兴》《桃李无言》在各乡镇巡回演出累计达到200余场次。石台县开展“扫黑除恶弘扬正气”文艺巡演活动,向大众宣传扫黑除恶,传播社会正能量。青阳县借助民间文化艺术“青阳腔”“龙船调”等,唱响普法歌,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