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市委1号文件将六五普法列为我市打造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法治大讲堂随之在我市各地轰轰烈烈地举行,上半年,各级党委中心组、政府常务会集体学法386场,1.2万人次参加,开展党员干部法制培训和考试1651场,19.5万人次参加。
司法部常务副部长张苏军批示:“成都市在法治城市创建中开展‘大讲堂’主题活动,成效显著,特别是在解决群众身边具体问题中学法、用法的做法扎实有效。请以适当方式把成都的做法和经验介绍给各地,以推动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
法治大讲堂
给干部群众齐普法
普法,首先是对领导普法,只有领导率先垂范,普通干部乃至群众才会心服口服。法治大讲堂率先从领导普法做起,仅上半年,各级党委中心组、政府常务会集体学法386场1.2万人次,开展党员干部法制培训和考试1651场19.5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市委组织部举办了2期“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专题讲座,市政府法制办将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和依法行政工作目标绩效考核。这一系列的法治大讲堂进政府的行动,首先确保了领导心中有法,依法行政。
同时,法治大讲堂走下基层,走进千家万户。送法惠民被列入市委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形成了各级各部门上门讲法、以案释法、包村援法的能动型普法模式。市司法局开展的“走基层进万家·法治成都惠民行”活动,组织百名普法讲师、千名机关干部、万名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基层送法律、化矛盾。市法院组织开展“走进法庭听审判”、巡回审案、坝坝法庭、车载法庭等活动390余场次。市检察院编排了《浩然正气》等文艺节目巡回演出。市公安局通过警民恳谈坝坝会、相约警务室等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培训,选派2500余名民警担任中小学法制辅导员。在社区,广泛开展了“我爱我家·依法自治”大讨论,组织群众通过法治龙门阵、法治坝坝会等形式,开展专题讨论371场21.3万人次。组建492支群众性法治文艺演出队,围绕文明交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等社会热点编排文艺节目,在场镇、社区巡回表演。推行人民调解议事评理制度,组织群众参与和旁听矛盾纠纷调解,实现调解一个案子、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群众。
紧扣中心工作
做好法治宣传
法治大讲堂没有就法讲法,而是紧扣中心工作,围绕群众遇到的现实问题展开,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围绕产业倍增战略,法治大讲堂开展了“法律服务园区行”和“千名律师联千企”主题活动,组织律师深入企业开展专题讲座300多场,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和防范法律风险能力,引导企业职工依法维权、合理表达诉求。
围绕天府新区建设和“北改”工程,法治大讲堂组建了7个送法小分队,入户发放《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等宣传资料40万份,围绕群众关心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问题开展法制讲座、法律咨询600多场3万余人次,使群众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义务,增强了群众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支持和配合。
围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法治大讲堂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和议事会、监事会主任法制培训570场,编印发放《农村(社区)基层干部法制培训读本》,提高基层干部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的能力。建立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1422个,配备驻村(社区)律师1544名,开展现场法律咨询8796场次,编印发放《法治漫画丛书》、《法治故事读本》等100余万册,免费发放法治文化用品20余种14余万个,提高群众依法有序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法治大讲堂还建立了法治城市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城乡一体法律服务体系和立体式法治大讲堂阵地,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