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指在碳排放量大幅下降的基础上,通过生态汇碳、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措施抵消碳排放,最终实现“零排放”。
2.为什么提出碳中和?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日渐深重(我国升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由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全球平均水平的7倍多);
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造成的,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排放国,占全球排放26%左右。
3.如何实现碳中和?
作为企业,可以分四个步骤来实现:
一、选择基准年,准确完整核算该年度的各类温室气体排放量。
二、分析每一类排放源,确定适宜的减排方案与成本,制定减排措施和抵消措施,视需求制定中长期的碳中和目标。
三、每年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量,以监控实现情况。
4.实施碳中和战略的作用?
企业尽早制定和实施碳中和战略,有利于在“碳中和”明确成为长期国家战略时下抢占市场有利地位,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5.企业实施碳中和战略的措施有哪些?
全面核算温室气体排放,包括范围一、二、三的排放。制定长期气候政策
通过绿色电力交易、购买绿证等方式,全面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通过投资新技术,采用能源管理体系等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碳中和适用什么行业?
一、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定义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组织属于国家级高排放企业。
二、各省市定义省市级高排放企业的排放量为3000-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
三、除高排放企业外,电力、有色金属、能源、水泥、造纸、纺织、设备制造、建材、化工、航空、集成电路、食品、钢铁、陶瓷、养殖等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高,也适用于碳中和,直至零碳。
7.ISO14064温室气体审定/核查周期是多久?
一般来说14064的审定周期在1~2个月内。
8.14064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ISO14064包含以下三部分(范围):
(1)ISO14064-1: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与报告的规范及指南;
(2)ISO14064-2:项目层次上对温室气体减排或清除增加的量化、监测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
9.绿色工厂怎么申请?
10.申报绿色工厂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1)可提高绿色示范企业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
(2)有助于提升企业对绿色制造的管理水平,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3)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并获得绿色工厂牌照,可作为企业环保的保护伞,享受环保免检,冬季不限产等好处;
(4)享受国家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省级、市级奖励资金,企业最终可得到奖励资金可达几百万元;
(5)可作为企业绿色集成改造升级的基础,享受后期更大的实惠。
整个服务周期根据不同客户类型和需求大概持续1个月至6个月。
12.ESG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参考ESG可以帮助他们规避投资风险,挖掘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中长期投资回报率;
对于想要上市融资的企业,上市后企业必须披露ESG报告,而上市前的IPO阶段虽然没有硬性要求,但可能遇到交易所要求提供解释。
13.ESG投资的步骤是什么?
(1)上市公司在监管规定下按照国际组织、交易所规定、政府部门规定的形式披露ESG信息;
(2)评级公司根据企业在ESG方面的表现按照评级标准进行评级;
(4)投资者参考ESG评级和ESG指数,运用多种ESG责任投资策略投资。
温室气体核查服务(ISO14064)
2016年10月27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总体指导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潮流,把低碳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要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行,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得到健全,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减污减碳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
企业实施温室气体核查的意义:
响应政府减排倡议,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提升企业品牌价值,提高客户认可程度
构建低碳商业模式,树立社会责任形象
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扩大产品市场份额
我们的温室气体服务:
地方政府温室气体核查
温室气体核查内审员培训
温室气体核查管理能力提升
ISO14064温室气体核查
供应链温室气体盘查
产品碳足迹盘查
温室气体减排培训
GHG盘查工具设计和使用
我们的温室气体核查流程:
能源管理
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其中(十二)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原则,国家、省、地市分别对“百家”、“千家”、“万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目标责任评价考核。重点用能单位要围绕能耗总量控制和能效目标,对用能实行年度预算管理。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并开展效果评价,健全能源消费台账。按标准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体系。依法开展能源审计,组织实施能源绩效评价,开展达标对标和节能自愿活动,采取企业节能自愿承诺和政府适当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提升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水平。严格执行能源统计、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管理岗位和能源管理负责人等制度。
我们的服务:
能源评审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
能效提升计划二方审核
我们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流程:
我们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双碳规划
适用产品:
碳中和:在特定时期内,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移除量相平衡的状态。
服务内容:
供应链碳中和
年度碳中和
颁发碳中和证书
服务标准:
《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
推荐领域:
在生产制造、电信、互联网、公共机构、能源、金融、电子商务等数据中心重点应用领域
服务作用:
绿色制造
项绿色工厂标准,建立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标准,发布绿色制造第三方评价实施规则、程序,制定第三方评价机构管理办法,遴选一批第三方评价机构,建设百家绿色园区和千家绿色工厂,开发万种绿色产品,创建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市场化推进机制基本完成,逐步建立集信息交流传递、示范案例宣传等为一体的线上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化绿色制造服务机构。
政策要求: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印发广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经信节能函〔2017〕33号
深圳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深经贸信息电资字〔2017〕76号
绿色工厂申报技术服务
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
我们的流程:
企业意向申请绿色制造-----项目小组组建-----项目启动----标准培训------资料收集-----差距诊断分析-----差距改善----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编写----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报告编写----市经信委申请-----政府答辩-----递交国家工信部复审-----通过后公示(不通过后改善继续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