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岩:一个依法治国的经典案例学者观点

《炎黄春秋》前执行主编黄钟,当庭表示不服。黄钟说我也是学法律的,质问法官,这个法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庭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庭,为什么在判决书中多次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法官回答他说,法庭上悬挂的国徽,已经清楚回答了你的问题。

为海淀法院点赞!

——“狼牙山五壮士”引发审判成为一个依法治国的经典案例

原《炎黄春秋》两名执行主编起诉退役军人郭松民“侵犯名誉权”一案,自2015年5月12日下午14时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以来,历时7个月,昨日终于看到了宣判结果。爱国正义人民的担忧,终于成为大快人心的胜利,广大民众禁不住纷纷为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点赞!

——此案的审判,能否成为体现我国“依法治国”精神的经典案例这不能不取决于此案所处的社会政治背景。应当看到,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国外敌对势力支持下,大搞历史虚无主义,肆无忌惮地歪曲和颠倒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诋毁英雄、抹黑先烈,公然为历史罪人翻案,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人们的正确价值判断,伤害民族的自尊心,诱使公众思想陷入迷惘和混乱,直接危及国家政权的稳固与安全。面对如此危害性,中国共产党提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要求,并得到了我国民众的强烈响应。这样一种代表社会正能量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扭转的。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本次法庭之上,被告充分依据宪法法律来捍卫自己的立场与权利,一改以往类似案件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使真正的违宪违法者见于光天、无缝可钻。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大气候下,地处首都的人民法庭有责任也有能力对这样的事关祖国荣誉、带有政治敏感性的特殊民事案件,能够依宪依法做出正确的审判结论。

——判决结果虽有待公布,但是非公理已自在人心!我们期盼此次审判,能够成为“依法治国”的一个经典案列。它应当可以从宪法与法律的高度统一上为世人诠释我国“依法治国”的精髓,使国家根本大法从“天上”落到“地下”,落到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身边,教育每一个公民如何自觉履行和维护《宪法》所赋予的神圣权利与义务。

如今,我们的期望终于成为看得见的中国法治现实。我们为海淀人民法院点赞!你们对得起人民法院的称谓,对得起头顶上的国徽,对得起中华民族无数英烈的在天之灵,对得起人民共和国真正主人的信任和重托。

当然,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法律,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政权,斗争正未有穷期,同志还尚需努力。阳光遮不住,春天还远吗让我们充满信心,再接再厉,矢志奋斗,坚决扫除一切害人虫!

附:

昨日【昆仑策快讯】:海淀区人民法院对郭松民因维护狼牙山五壮士名誉引起的名誉侵权案宣判

今天上午九点半,海淀区人民法院对郭松民因维护狼牙山五壮士名誉引起的名誉侵权案宣判,黄钟、洪振快的诉讼请求被依法驳回。

狼牙山五壮士所在连连长的儿子刘宏泉得知后说:“好!祝贺你们!这是必然!没有这样的结果,共产党就全完了。”

海淀法院对黄钟、洪振快诉郭松民名誉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

(北京海淀法院发布)

12月21日上午,海淀法院对原告黄钟、洪振快诉被告郭松民名誉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了两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经法院依法传唤,双方当事人均到庭参加宣判。部分海淀区政协委员旁听了宣判过程。

郭松民辩称,其发布的微博系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和驳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其一贯公开坚持的立场。此前其在微博中也有类似批驳意见的表达,并非针对两原告个人。郭松民与两原告从不相识,没有接触。其微博对梅新育微博的转发只是网络微博发布的常见做法,微博内容与梅新育微博并无必然关系。法院应依法驳回两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海淀法院认为:本案的核心问题是郭松民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推翻帝国主义统治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于此过程中产生的诸多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已经构成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他们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感情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狼牙山五壮士”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敌、不惧牺牲的伟大精神,坚定了无数中华儿女奋勇抗敌的决心。在此问题上,我国社会公众的共识是一致的。《细节》一文虽然在形式上是对我国抗日战争史中的具体英雄事迹细节的探究,但它实质上是对这起英雄事迹所代表的抗战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再评价。《细节》一文通过强调不同史料之间的差别甚至是细微差别,试图质疑甚至颠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形象。应该说,该文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社会公众的民族和历史情感。在此意义上,两原告作为作者和编辑,应当预见到该文所可能产生的评价,并因此负有较高的容忍义务。

在上述背景下,郭松民发表的涉诉微博,批评了以《细节》一文为代表的历史虚无主义,既是出于维护“狼牙山五壮士”英雄形象的主观目的,也是对前述社会共识、民族情感的表达,郭松民的这一言论所代表的思想,符合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未超出批评的必要限度。

从涉诉微博本身内容审核,涉诉微博中确未提及两原告姓名,亦未通过对职业、身份等条件的限定或描述,表明评价系针对两原告。根据郭松民提交的在其他时期发表的微博内容,可以认定其对类似问题所持的否定和评判态度是一贯的,并未出现异常转变或特别调整。加之在诉讼中,双方均确认在涉诉纠纷发生之前,郭松民与两原告互不相识,涉诉微博亦应不存在字面意义之外的影射。因此,涉诉微博应并非针对两原告。

目前,本案判决尚未生效。

附判决书附件:

@林治波:为@海淀法院点赞![赞][赞]只希望以后维护人民英雄声誉之事,成为无可辩驳的不争之事,让那些诋毁英雄之辈成为过街老鼠,而无须依靠个人打官司来解决。如此,则幸甚!

@郭松民:【判决书全文】这是一份非常专业同时又非常富有历史和人文内涵的判决书,必将载入新中国司法史!

@梁伽之蔚: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英雄人物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抹黑英雄不得人心,必须防范历史虚无主义侵害,必须打击铲除历史虚无主义阵地。

@玩美改装enjoytuning:宜将乘勇追穷寇!不想破坏这胜利的喜悦,但弹冠相庆之时,请莫忘这些汉奸国贼依然身居庙堂之上,占据学府院校,盘踞在各个媒体,手伸向各个领域,它们依然在喋喋不休,摇唇鼓舌没有丝毫退却之意。

(2015年12月22日)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THE END
1.法制经典案例教案(20篇素材参考)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流程,增强教学自信心。什么才算好的法制经典案例教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法制经典案例教案,供大家参考。 法制经典案例教案篇1 六(2)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 对在校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图在他们心目中逐步树立起正确完善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5394.html
2.这些经典案例见证法治四川进程40篇案例入选“法治中国·四川经典案例” 聚焦 创建“法治档案”,对公务员依法履职增加一道约束防线;因行政不作为,乐山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被市民告上法庭……在1月举行的“法治中国·走进四川”大型系列活动颁奖典礼上,40篇案例入选“法治中国·四川经典案例”。 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1716/11718/2016/2/19/10370125.shtml
3.“法治中国·四川经典案例”入选名单(图)经典案例(20篇) 1 依法执政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三台县组织实施县主要领导离任生态环境审计力促生态文明建设绵阳市依法治市办2 德阳在全省率先推行公务员法治档案 德阳市依法治市办3 科学立法启动立法“引擎”推进扶贫开发——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并将进行执法检查省人大常委会 https://news.163.com/16/0111/23/BD3AV19B00014AED.html
4.法治教育案例(精选6篇)教师应起到帮助学生“防微杜渐”、增强网络法治观念、培养法治人文精神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专题网络法规讲解、实际案例分析,促使学生了解和实践教育法治,寻找学生在网络活动中暴露出的法律知识弱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运用好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法治过程中“人”的要素,保护师生合法权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uazln.html
5.今日说法案例范文案例教学法也叫范例教学法、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基本法律知识、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探讨,以达到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以及锻炼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公民,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了解我国有https://www.hfabiao.com/haowen/24529.html&wd=&eqid=bf31e6f600071d6a0000000364658518
6.法律科普I经典案例:杜宝良巨额交通罚款案好的法律不是立法者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立足于千姿百态、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沃土中自然生长出来的。看似平淡无奇甚至有些枯燥无聊的法律条文背后都有着鲜活的生活实践和真实案例。也正是这些实践和案例,一点一点推动着我们法治的进步。 #法律知识课堂#法律案例分析#法律#每天学点法律小知识#法律笔记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9853847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7.中国法律经典案例中国法律经典案例 2017年即将结束。在这风起云涌的一年里,公众关注的热点案件此起彼伏,我们也通过对这一个有一个案件的关注和讨论,看到人性的真实与人世的悲欢。每一个案件都是一个故事,今天,就让法山叔带你回顾一下在过去的一年里,关于法律案件,我们在关注着什么。https://www.51zlaw.com/xingfa/86522.html
8.青少年犯罪经典案例青少年犯罪 经典案例 如何理解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2022-07-16 广州刑事律师如何理解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案情简介2018年6月7日1时许,许某以撬锁入户的方式窃得张某商店内香烟3包(价值137元)、现金1020元,被盗商品共计价值1157元。另查明,2012年1月19日,许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盗窃时未满http://www.gdxbls.com/nr.jsp?groupId=18
9.影响中国法治进程十大案件.PPT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不乏四人帮、成克杰、郑筱萸、薄熙来等“大老虎案”。此外,还有吴英,唐慧,佘祥林,聂树斌等“平民案”。 从民众的关注度及影响来看,这些案件无疑都是民众监督推动社会法治进步的重大案例,是应写入中国法制史的经典之作。 过去三十年中,除公审四人帮及林彪反革命集团案件外,对中国社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914/8077013016002050.shtm
10.山东清华法学博士遭遇拆迁,成拆迁经典案例山东清华法学博士遭遇拆迁,成拆迁经典案例 高考关联的众多高等学府中,清华大学无疑是众多学子心头Z渴望的梦想,作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法学博士生,外表斯文的王进文在外人眼中是博学的,是成功的,是被人深深羡慕的对象。然而,除此之外,王进文还有一个被很多人熟知的角色——“中国拆迁D1案”里的主人公。这起拆迁案曾引起https://www.guanlingls.com/news/list/v/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