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因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仅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在依法治校乃至依法治国的系统工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加强法学生法制教育一是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二是要改进辅导员的法制思想教育工作;三是要优化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四是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育方式,强化基础法制课程教育。
【参考文献】
[1]吴晨,房静雅.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实践的有效路径[J].中国人才,2013,3
摘要: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职业院校在开展法制教育以及课程教学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首先介绍当前职业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如何做好职业院校的法制教育做出简要探讨。
关键词:职业院校;法制教育;问题
大学生法制教育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培养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职业院校在开展法制教育以及课程教学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教育内容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对当前职业学院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引起足够重视。
一、职业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2.法制教育应用性不强。一般而言,职业院校法制课程的教材都对我国法治建设方面的理论、法制思维、基本法律内涵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这些对于大学生了解法制概念,引导学习建立法律思维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于应用性强的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的介绍则较为乏力。事实上,三大实体法和三大程序法对比理论法学、宪法而言,在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就业方面的影响更大。首先,大学生要通过学习三大实体法,深入学习和领会法律对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制度安排、自身行为界限的厘定、自身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这样可以对大学生活和未来的工作生活安排形成法律指导思维;其次,大学生通过学习三大程序法,逐渐学会怎样正确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形成依法办事、尊重程序的良好习惯。但事实上当前的大学生法制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忽略实际,这导致学生无法应用自身学习到的法律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二、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育中的一些可行性方法
(一)更新法制教育观念。
教师和学生对法制教育的轻视和忽略是法制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地位不高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让法制教育更好更快的融入初中政治教育,必须让老师和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法制教育观。要想树立正确的法制教育观,提高初中法制教育的力度,必须得更新法制教育观念。更新法制教育观念,可以以校园广播或者校园板报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和教师明白法制教育的意义和进行法制教育的一些方法。老师在以后的政治教育中必须得加强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渗透到初中政治教育中,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法制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一、中学生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二、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和办法
学校加强法制教育,有充分的资源和人力保障,而且对学生从小进行法律知识渗透和行为能力培养,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实践中,我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等策略开展学生法制教育,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适应自身特点、促进学生发展的法制教育策略和模式。
(一)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立足于法律知识的蓄养和渗透
一、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加上单亲家庭较多,个别学生性格极度叛逆,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因为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养成了诸多不良行为习惯。有三种问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尤为重视:(1)打架斗殴;(2)欺负弱小;(3)强借强要,此三种现象可以统称为校园欺凌。欺凌者会对受害者形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自2016年4月份以来,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9个部门下发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开展预防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
二、开展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恶不改,积成大错”,通过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极大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普及了法律知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做到了知法、懂法、守法,抑恶扬善,慎重交友,坚守法律底线,善于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而做到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做年轻有为的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学校法制教育的脱离实际现象可以说是重要因素之一。现在各高校中,一般都近乎统一地以开设一门《法律基础》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而《法律基础》课的学时安排又较少,一般是本科生安排32个学时,专科生安排28个学时。由于课时少,所学内容又庞杂繁多,于是上课的教师为赶进度,只能是简单地进行一堆知识罗列;而学生,更是疲于应付,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师生都苦不堪言。
因此,探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何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质量实属必要。
一、法制教育的地位要重新定位
我国目前的学校法制教育从性质上讲是从属于德育教育的,这一点从2002年10月25日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中可以直接看出。该文件明确规定:“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同时,国家教委1995年11月23日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之,高校设置了统一规范的德育课程体系: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材(国家和省两级)、统一的课时要求,并作为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设置分两类: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重要性;措施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大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社会所面临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大学生时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因素,这对高校的安全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十分必要。
一、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状况
(一)大学生安全法制意识薄弱
大学生安全法制意识薄弱,是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高校的安全法制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摆在边缘化的位置。很多大学生认识不到安全法制的重要性,忽视了安全法制知识的掌握,加之高校校园相对闭塞,大学生接触社会有限,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许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自我安全保护能力,欠缺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其安全法制意识薄弱,导致一些危害大学生人身安全的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
1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现状
2我国法制教育存在的弊端
2.1法制教育的理论化倾向
2.2单一的教育形式
【摘要】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存在途径单一、仍以课本教学为主等问题和误区,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育人活动,创设法制教育的环境,加强对师生及家长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采取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让法制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法制教育成为常态化教学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制教育;途径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战场,法制教育并不乐观,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违纪现象突出,校园暴力事件有时有发生,法制教育的途径单一,仍以课本教学为主。因此,在学校创设法制教育的环境,采取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积极探索让法制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育人活动,使法制教学成为常态化教学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