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

-近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阶段的孩子要学哪些法治知识?

-总体内容

-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为核心,围绕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青少年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关系,分阶段、系统安排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家庭关系、社会活动、公共生活、行政管理、司法制度、国家机构等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以及我国签署加入的重要国际公约的核心内容;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理念,宪法法律至上、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程序正义等法治原则,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权利救济等法律制度,与法律常识教育相结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

-分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内容

-1.义务教育阶段

-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案例,注重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主要分阶段实施以下内容:

-小学低年级(1-2年级)

-小学高年级(3-6年级)

-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初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禁毒、食品安全等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规则。

-初步认知未成年人能够理解和常见的违法和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初步了解司法制度,了解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与作用。

-知道我国加入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初中阶段(7-9年级)

-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了解治安、道路交通、消防、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知,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初步认知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

-初步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尊重司法的意识。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2.高中教育阶段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全面拓展法律常识、法律制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重要的法律知识;加大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思辨性,结合现实案例、法治实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宗旨,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主要实施以下内容: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理解法的特征与作用,法治的内涵与精神,初步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加深对宪法的地位、功能和价值的认识,明晰宪法原则,深入理解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基本制度,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认知,加深对重要法治原则的理解,了解选举制度和重要法律规定,认知法治与民主的关系。了解宪法实施及其监督的程序与机制。

-认知民事、行政、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深化守法意识。了解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对正当程序原则的认识,树立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了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设置与职能,理解法官、检察官对维护司法公正的价值。了解律师的资格条件、业务范围和权利义务,理解律师维护社会正义的价值。

-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签署加入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等主要国际公约的基本内容。

-3.高等教育阶段

-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根据高等教育阶段法治教育的目的,系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掌握法治国家的基本原理,知晓法治的中西源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道路选择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内容与机制;了解法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国情基础,理解法治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掌握宪法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及民事、刑事、行政法律等重要、常用的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增加法治实践,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THE END
1.法制教育内容摘抄守法者成长法律知识的启蒙篇在日常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它是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然而,很多人对法律了解不够深入,对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甚至一知半解。因此,法制教育内容摘抄成为了我们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一种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渠道对全民进行普及性法律教育,以提高公众的法律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398604.html
2.小学生法制知识(精选8篇)有所帮助,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小学生应当了解哪些法律常识》 一、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是当今法治社会的需要。首先,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法商”,知道什么是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h8166ww.html
3.关于印发《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二)初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依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成长需求,在小学法制教育的基础上,须着力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进一步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2.知道法治精神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http://www.moe.gov.cn/s78/A06/s7053/201410/t20141021_178447.html
4.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专册教学实践初探内容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是一种公民素养教育,即大众化的、普及性的法治教育,法律观念https://tpd.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91661
5.教案法制(范文20篇)A、首先播放查找到的一些关于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视频。 B、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今后应该做到哪几点。 5、由PPT介绍学生应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①、学生必须具备的安全防范技能 (防范宿舍火灾;防范乘车安全等)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9722.html
6.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内容6篇(全文)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内容 第2篇 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手抄报内容 一、法制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问题 法制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高等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高等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g9x8qp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