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法治化要处理好“六个关系”荆楚网

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和必然路径,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从理念树立、理论研究、制度构建、路径指引、人才保障等各方面统筹管理、同步发力,重点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的关系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属性”:

把握信访工作政治属性。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应遵循“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这一政治要求,充分了解群众疾苦、摸清群众诉求,着力化解矛盾纠纷,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大局。

把握信访工作群众属性。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真正让群众通过信访工作法治化感受到公平正义。

把握信访工作法治属性。《信访工作条例》为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供了法律保障。要坚持把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

二、正确处理信访法治化与法治体系建设的关系

信访工作必须放在依法治国大框架内,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统筹思考、整体推进。具体要做好“两个对接”:

与法治政府建设相对接。信访工作法治化涉及方方方面,必须通盘考虑,与法治政府及地方、部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有效衔接。比如,通过预防法治化,重点查找在政府决策、制定重大政策、制度设计、部门监管等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职、依法办事,从根本上防范信访问题发生。

与基层治理体系相对接。信访机制不仅是反映民意的渠道,而且是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大多数信访发生在基层,基层是化解矛盾的关键。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要狠抓源头治理,与决策前端、化解中端、倒查末端各环节相衔接,坚持标本兼治,形成多元共治局面。

三、正确处理程序规范与实体公平的关系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要真正让群众诉求依照规定和程序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受理要精准。按照依法分类处理清单,厘清边界、分清性质、明确管辖,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条例》规定范围受理交办,让群众知道由谁来办、怎么办。对不予受理和不再受理事项,要解释清楚、指出路径,加强对接、跟踪追查,及时回应信访群众。

办理要依法。按照“受理→调解→行政三级办理→法院两审终审→检察院法律监督→人大监督”的“路线图”扎实推进、规范办理,依法及时有效处理信访事项。政法机关、信访部门和人大机关要加强配合、密切衔接,共同在法治轨道上妥善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化解要到位。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根本目的是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是检验法治化成果的重要标准。既要防止片面强调程序,为终结而终结,程序走完“事”没了;也要防止为“事了”没有底线、无原则迁就,避免留下历史烂账。

四、正确处理单向设计与闭环管理的关系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不能只在信访领域做单向设计,而是要跳出信访看信访,着力解决出口单一和“断头路”问题。

要形成路径闭环。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申诉求决类、意见建议类、控告检举类精准划分,分别导入不同法定途径处理;另一方面,行政、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纪检监察等有权处理机关、单位,都要建立完善各自领域的信访工作机制制度,做到全链条、全流程依法办理。

要打通工作壁垒。一些群众本应通过其他法定途径投诉,但都汇聚到信访部门反映问题,这说明工作衔接不够顺畅,存在“断头路”问题。因此,要着力打通工作壁垒,建立协调对接机制,做到渠道畅通、数据联通、工作沟通。

要强化统筹管理。信访工作法治化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应该多方联动、协同配合、共同发力。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好信访联席会议牵头抓总作用,抓统筹、抓落实。特别应该强化督查督办,建立科学有效的统计、通报、考核机制,严防形式主义。

五、正确处理理论建设与实践运用的关系

要加强系统性研究。如在国家层面,加快信访工作法治化理论研究,与法学、社会学等充分融合,形成一批具有系统性、预见性、指导性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专题研讨、宣传培训等形式,筑牢法治思想、强化法治思维、形成工作共识。

要开展实践性研究。积极引导基层在以往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五个法治化(即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总结带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办法,单点突破、整体推进。

六、正确处理制度设计与人才保障的关系

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的“路线图”“行动指南”需要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做保障。

要加强学习培训。坚持把学习《信访工作条例》纳入各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提升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对信访干部业务培训力度,努力使人人熟悉、人人掌握、真懂善用。

要用活律师资源。整合基层矛盾调处平台,在信访部门统一建立“6+1”工作模式,即综治中心、矛调中心、法援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联合接访中心和一个法庭,做实“一站式”工作平台。司法部门应该建立完善律师考评机制,组织律师参与化解疑难信访事项,通过信访听证等形式评查信访案件,依法纠错,积极推动案结事了。

THE END
1.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的关系首页 论文 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的关系 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的关系 宋功德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政治和法治关系的集中反映。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正确处理政治https://www.ilawpress.com/article/detail?id=1096417949947795985
2.论法治与政治的关系律师观点区域所业务部门昌言律师事务所论法治与政治的关系 法治与政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如同一枚硬币正反两面一样,不可分割开来。法治追求的目标是公平与正义,而政治所追求的理念则是管理与效率。法治和政治都应当被认为是治国之路的两大法宝,缺一不可。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任重而道http://www.hnchangyan.com/lawyer/lawyerpoint_browse.php?pid=440&py=liwei
3.论政治文明与法治的关系论政治文明与法治的关系 [文摘]:政治文明和法治有着内在的亲缘关系:从静态的视角来看,政治文明是法治的基本内核;从动态的视角来看,法治是政治文明运行的根本方式以及政治文明成果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与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http://chinaps.cass.cn/shjk/zzxlwsjk/zzxll/zzwm/201506/t20150626_2304558.shtml
4.关于政治和法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参考解析: 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政治和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党和法的关系是政治和法治关系的集中反映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https://www.shuashuati.com/ti/cdb49b0affe14dd4bdeed6e39fa206b2a1.html?fm=bd0aea50533e5b1b3976197ad07dafc2d4
5.坚持政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关系实现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政法机关应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正确理解政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深刻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的宝贵经验。这是摆在http://www.gxfxw.cn/html/tzgg/201801/02-2225.html
6.政治常识“七大关系”政治常识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国家制度为核心,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阐述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及各项重大政策等知识。根据政治常识的基本内容,学习政治常识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七大关系: 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https://www.51test.net/show/1489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