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未知|2022-05-2410:05

收藏

从《民法典》的编纂,让百姓权利得以全方位保障;到个税法的落地,让政策的善意得到充分释放;再到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正式实施,让小康社会的愿景得到法制保障……一件件、一桩桩法治案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法治为民的暖意,更是让我们的发展在法治轨道上平稳向前。正所谓“法安天下”,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唯有做好法治中国的建设,方能让梦想早日照进现实。

建设法治中国,科学立法是前提。古人云“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那么何谓“善法”在当下的语境中,“善法”无外乎“科学之法”,即理论与实践上的科学。所谓理论上的科学,体现在对于客观规律的尊重上。如《长江渔业保护法》的出台,就是在把握、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所提出的,就是在谨记“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祖训中制定的科学之法。所谓实践上的科学,体现在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维护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制定突出的就是民本的思想,通过动态完善的形式,让好政策真正实现了利民、惠民的目标。可见,要想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科学立法必不可少。

建设法治中国,严格执法是关键。“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国家要想强盛离不开严格的执法者。“垃圾分类”活动陆陆续续已在我国多个地区试行多次,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有些地方甚至不了了之。直到2019年上海严格执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才让垃圾有了“家”,让分类理念在群众心中发芽。以点及面,对于社会各项治理来说,不仅要有制度这个威慑人心的“老虎”,也要有敢于真咬、严格执法的“牙”。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法律落好、落细、落实,才能让各项工作在有序的前提条件下顺利推进。

建设法治中国,全民守法是基础。亚里士多德曾说:“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人民是立法的对象,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只有实现人人参与,才能让法律真正彰显出生命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要在守法过程中起到“领头雁”的带动作用,在“权大”还是“法大”的命题上精准站位,在“权力姓公还是姓私”的选择上正确选择。“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建设法治中国”这个宏大命题不是官员的专利,而是每个国人的责任。只有全民守法,才能为法治运行夯实基础、才能为法治中国建设做好铺垫。

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建设法治中国是时代所需,是现实之要。只有走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三步棋,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进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THE END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乱则国家乱。现代化国家必须也必然是一个法治国家,因为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符合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规律。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设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https://www.chinalaw.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llqy/202211/t20221123_467924.html
2.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制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文明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一是没有孤立存在的普遍性、世界性。政治文明的普遍性、世界性存在于政治文明的特殊性、民族性之中。二是政治文明的特殊性、民族性包含着政治文明的普遍性、世界性。回答20~21题。 从哲学上看,政治文明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实际上是(  )https://www.shuashuati.com/ti/df52cb3a5edb45aa94382cb23f3a76bda2.html
3.题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习题:“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实际决定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站内查询查找 标准答案:答案正在整理中!!!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4841229.html
4.十九大报告应知应会来了!党员干部收藏!工作动态党政办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的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30.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https://www.wxjsxy.com/dzb/gzdt/content_13769
5.王勇“十一个坚持”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及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是进一步http://www.cmsa.org.cn/6936.html
6.“一个至上”与“三个至上”辩思“一个至上”与“三个至上”辩思 “宪法法律至上”是西方法治思想的核心理念,历来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奉为治国圭臬。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同时借鉴西方法治文明成果,我国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将“http://chinaps.cass.cn/zhzhxyj/2009ndeq/201506/t20150626_2365107.shtml
7.李林: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研究成果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和魂,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中的第一个坚持,具有根本性、决定性的重要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统领性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坚持党对http://www.mzyfz.com/html/2293/2021-11-02/content-153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