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法立法体例及执行机关考察法院法律程序法民事诉讼被执行人信息

从世界范围的强制执行法看,立法体例主要有单独法典和混合嵌入两种模式,执行部门主要有法院执行和其他部门执行两种形式。

立法体例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法律文化、法系传统及政治体制上的差异,强制执行法在立法体例上也不尽一致。目前,主要有单独法典模式和混合嵌入模式两种。

单独法典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强制执行的原则、程序及措施等以单独法典的形式进行专门规定。如奥地利、加拿大、挪威、瑞典等国家,奥地利早在1895年就制定了独立的强制执行法,是近代以来率先在民事诉讼法之外制定强制执行单行法的国家。奥地利的强制执行法分为终局执行和保全执行两部分,前者包括一般规定、金钱的执行、作为或不作为的执行等内容;后者又分为保全执行和中间命令执行。

除德国模式外,有些国家将强制执行与其他法律规范相混合,比如英国、瑞士等,英国将其分散规定在《法院法》和最高法院及郡法院的规则中。而瑞士将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自成一体,把强制执行嵌入债务执行与破产法。按照《1889年瑞士联邦债务执行与破产法》的规定,该法共计十三章,分别为总则、债务执行、资产扣押式债务执行、抵押物变价式执行、破产式债务执行、破产法、破产程序、冻结令、有关租赁的特别规定、无效诉讼、和解程序、紧急延缓偿付及最后规定。

执行机关

法院。德国的执行工作由执行标的所在地的初级法院承担。根据工作分工不同,具体由执行法官、司法助理员及执达官实施。执行法官主要负责强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提出异议后的裁判以及依法签发搜查令和逮捕令等;司法助理员负责办理不存在法律争议的事务性工作,包括强制拍卖、管理和扣划债务人收入以及冻结账户等方面的大部分执行事务;执达官则在执行法院的监督下办理较为简单、具体的执行事务,如对动产的查封、执行标的的交付等。

法国的强制执行权由法院内部的执行法官和司法执达员分工行使。根据民事执行程序法规定,执行法官的主要职责是处理涉及执行依据和执行程序的争议、决定采取保全措施、并且处理涉及保全措施的争议、处理因执行措施或保全措施未得到执行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宣告逾期罚款确认债务的抵消等。司法执达员则具体负责强制执行行动,包括送达诉讼文书、执行法院判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及指挥执行行动等事务。

日本执行机关实行二元制,即由执行法院和执行官组成。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一般以观念性的判断行为为主,包括对不动产、以金钱交付为目的的请求权、除交付物之外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请求权、债权及其他财产权的强制执行。执行官具有独立执行和辅助执行两种职能,前者包括对动产的执行和物的交付执行,后者作为辅助机关,协助执行法院对不动产进行现状调查、保管及拍卖等。

《俄罗斯联邦强制执行程序法》规定,其强制执行机关为联邦司法警察和联邦各主体司法局司法警察。司法警察归司法部管理。司法警察内部分为三个独立机构,分别为警卫系统、执行系统和国际债务执行系统。其中执行系统负责各级法院民事及行政裁决的强制执行,国际债务执行系统负责保障国际法庭和外国法院判决的执行。根据《俄罗斯联邦民事诉讼法典》规定,法院负责生效执行文书的发放,并对执行过程中涉及的争议进行裁判。

瑞典、瑞士、芬兰等国均在法院之外设立专门的行政执行机构,并在全国各地设立多个分支机构,如瑞典在每个行政区设执行局,并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监督;瑞士在其设置的债务执行辖区内设立执行事务局;芬兰负责民事执行工作的中央机构是司法部司法管理局下设的民事执行司,并在全国各地分设多个地方民事执行机构,且不受地方政府领导。

THE END
1.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是什么法律之制定与执行的根基在于宪法,其为国之大法,享有至高无上的效力。宪法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原则以及国家机构组成及权限等核心事项,其他法律法规皆须遵循此原则,不可违背。在执行环节中,执法与司法机关亦须尊崇宪法原则与精神。宪法旨在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对权力运用进行约束与规范,为法律体系构建与运作奠定基https://m.66law.cn/v/wenda/4214431.aspx
2.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是什么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是国家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内容上所具有的国家根本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宪https://edu.iask.sina.com.cn/jy/2Md4fGvxLVH.html
3.(45)6.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ppt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几个环节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是把法律规范转化为法律实践,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我国社会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6222772.html
4.执行法律比制定法律更重要中国报道2007年06期执行法律比制定法律更重要,制定法律,物权法,切身利益,物权法的出台确实是很艰难,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物权法,既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其“开门立法”https://wap.cnki.net/qikan-ZGBD200706001.html
5.法律运行包括哪四个主要环节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遵守、执行、适用则是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把文本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中的法律。 (一)法律制定 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http://www.mfgclaw.com/chanye/zhineng/17488.html
6.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A.法律执行B.法律适用C法律运行的起始环节是()? A.法律制定 B.法律执行 C.法律适用 D.法律遵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法律执行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法律运行的关键性环节是()。A.法律制定B.法律遵守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 法律运行的关键性环节是()。 https://www.educity.cn/souti/B87E8C6E.html
7.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文档资料.ppt第三专题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专题导语】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是创设法律规范并运用法律规范调控人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有序化的活动。从表层上看,它是一个法律规范从产生到实现的过程;从实质上说,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共同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并在全社会推行的过程。从具体环节看,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具体有立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27/8131014136004025.shtm
8.法学基础理论第二节法律制定,就是通常所说的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简称为法律的订、修、废活动。这种活动,是将一定的阶级(阶层或阶级联盟)的主张上升为国家的意志,成为规范性法律文件。 https://www.gzhgz.com/show-1655-7264.html
9.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包括哪些环节律师普法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立法法》第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https://www.110ask.com/tuwen/15294793281425785421.html
10.程序法主要反映在法律运行的哪个阶段?由哪些主体执行?第八条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7363651.html
1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如何理解和执行法律若干问题的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相抵触,应当执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二、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暂行办法》第 二十六条增加对非法占地建住宅的行为罚款的规定以及第 二十六条限制乡级人民政府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分别与《中华https://www.lawtime.cn/info/minshi/fagui/201012271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