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2020年福建省中考九门学科试题评析来了!

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今年我省中考试题命制的有关情况,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专家对今年中考试题进行了评析,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立足语文素养以文化人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

2020年福建省语文中考试卷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切合中考“两考合一”的要求,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努力做到让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一、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彰显立德树人思想

试卷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选材具有典范性,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富有文学韵味和文化气息。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革命豪情,文言语段中不羡荣华的品格,屈原的爱国精神,李时珍的医道仁心,都是对学生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的正向引导与陶冶。《拜谒李时珍》中的传统医学,让我们拥有了战胜“疫情”的底气;楚辞唐诗的文学意蕴,为我们注入了民族文化的基因;《传统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中的当代观照,使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全卷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传递社会正能量,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二、坚持守正创新统一,强调语言情境创设

坚持守正与创新统一,试卷在保持命题指导思想、整体结构稳定的同时,力求稳中出新。试卷题型、题量、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要求与往年基本一致;考查点的设置切合文本特质与认知规律,题干设计指向性明晰,答案拟制简明规范。

试卷以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创设特定情境,以问题解决来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尤其重视创设生活情境,勾连现实生活与语文学习的联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通过拟制学科认知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来设置语文任务,考查学生在实践中解决生活问题的语文能力;写作试题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在保证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前提下,强调对象意识,倡导写有用之文。

三、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体现教学导向功能

试卷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以夯实基础为基本命意,重点考查学科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考点设置兼顾言语内容与形式,以积累运用、信息筛选整合、理解分析、情感感悟为主体,体现基础性。阅读,强调基于文本特质设题;写作,强调为学习、生活需要而作。引导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需要,加强基本读写能力训练。

一线教师看中考

语文(福州八中王命勇)

2020年福建省中考数学试题评析

命题坚守立德树人的政治方向,渗透数学的教育价值。如第8题取材于《四元玉鉴》,展现中国古代数学优秀成果,弘扬传统文化;第14题结合“海斗一号”刷新我国潜水器下潜深度的纪录,反映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第20题以生产经营为线索,第22题以实现全面脱贫、共同迈入小康社会为背景,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直面疫情影响,合理布局定位

三、立足学科基础,突出数学思维

命题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的培养目标为价值取向,立足“四基”,聚焦重要的概念、定理和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约占112分,充分保证了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性。同时,还设置了一些入口宽、方法多的中档题与稍难题,如第21、23、24、25等题都有多种解题策略与方法,多层次考查数学思维品质,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选择,体现选拔性的要求,引导培育勇于攻坚克难的学习品质。

五、注重学科素养,着眼未来发展

数学(厦门同安一中林育栋)

1.体现价值引领,彰显立德树人。试题有机融合优秀传统文化背景和“精准扶贫”、“海斗一号”等热点时事背景,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促进学生“五育”并进。

4.体现能力为重,突出素养导向。试题重视数学学科思想方法、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彰显学科的价值。

注重交际功能渗透文化意识

2020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题评析

2020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18年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英语)》为依据,结合福建省英语教学的实际进行命制。试卷注重交际功能,渗透文化意识。

一、体现人文性,融入教育功能

二、突出工具性,重视交际能力

试卷以“依托语言基础、注重语用能力、渗透文化意识”为总体要求,侧重考查常见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核心主干知识。试题通过语境、依托语篇,从听、说、读、看、写五个方面,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检测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突出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基本功能。

三、彰显文化性,渗透学科素养

试卷体现学科特点,凸显文化导向。语料原汁原味,让考生充分体验地道英语;文本内容重视中西文化的交融。如选择填空题提及深受世界人民欢迎的中国“诗圣”杜甫;阅读C篇突出团队合作与创新的重要性,渗透兄弟亲情;短文填空讲述中国古老神话故事——大米的起源及价值,告诫人们俭以养德。这些语料引导考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优秀文化、比较中外文化异同,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

四、体现思维性,培养思辨能力

试题选材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意在培养考生的思维品质。阅读理解设题注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情景交际、看图写话和书面表达等题型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试题有助于提升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英语(泉州十一中郭惠建)

突出学科基础彰显学科素养

2020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题评析

2020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题命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引领全卷,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难度适中,覆盖面广,有良好的区分度,实现毕业和选拔“两考合一”功能。

一、面向全体学生,贴近初中物理教材和教学实际

二、注重考查物理思想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重在考查物理思想方法,如第9题巧用两个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第29题用非常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第30题用等效替代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33题用推理法分析电压与电流的变化图象,第18题将杠杆模型化等,彰显物理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试题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如第5题中选用的家用电器,第7题中选用的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第10题家庭生活中的安全用电,第18题钓鱼情境,第32题用起吊装置提升重物等,学生在回答上述题目时,能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学是一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然科学,从而对物理产生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物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命题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三、突出科学探究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题在考查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颇多着墨,占分比例达到28%,内容涉及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要素,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简单仪器使用、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等。突出科学探究在概念建立、规律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取材广泛,融合科技人文

物理(尤溪一中文公分校黄首仁)

考查学科素养彰显育人价值

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评析

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命制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引导教学,兼顾选拔”为指导思想,彰显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设置真实问题情景,考查必备知识,检测关键能力,探索检测核心素养水平的命题手法,引领我省初中化学教学回归本源,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选取我国古代文明、先进科技事例与现代最新科技成果为试题情境,宣扬大国工匠精神、科学成就和创新精神,彰显学科育人价值。例如,第1、12题,分别以《中国远古化学史》《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活动内容为载体命题,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第7题,以我国完成全球导航系统的组网为情境,展示我国在最新科技领域所取得的瞩目成就,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育爱国情怀。

二、重视考查基础,发挥教学导向功能

试题命制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为线索,围绕真实问题情境展开设问,意在引领中学化学教学扭转“以练代教”“以考代练”的弊端,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学本源。

三、体现学科特点,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试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仪器、药品、操作等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探究初步能力。例如,第3、9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16题考查填写实验报告等基本实验技能;第17题完整地从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实验方案等方面,有效地检测考生是否具备正确的实验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等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五、巧设问题情景,测评核心素养

试题设问精炼巧妙,甄别学生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理、归纳与判断、探究与创新等化学学科观念、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例如,第10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以及知识迁移、信息加工、逻辑推理的学习能力;第14题(3)和第15题(4)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开放情境中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第17题,再现科学探究的真实过程,着重考查学生“变化观念”这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

化学(长汀二中张聪伟)

落实“五育并举”方针彰显历史学科功能

2020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评析

2020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命制遵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健康第一”“公平第一”,稳中求新,彰显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中考的积极导向作用。

一、突出育人方针,奏响时代强音

试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考生形成中国共产党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和解决各种困难问题,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走向胜利的认识,激励考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如第3题通过图片展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小篆,让考生感悟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第17题通过对焦裕禄、邓稼先个人言论的再现,引导考生体会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第33、34题旨在引导考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

试题加强考查历史学科中有关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内容,促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如第4题以运动体操“五禽戏”为素材,引导考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认识体育锻炼和增强体质的重要意义。第5题从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理念切入,反映洛阳城的建筑设计既体现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又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艺术之美。第19题以对联的形式赞颂袁隆平的成就,引导考生重视创新的价值,理解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

二、突出素养导向,体现改革精神

试题引领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具体试题中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和问题,侧重考查不同方面的学科素养。如第28题以二战后英国工党在竞选中提出的政策及施政措施为情境材料,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考查对历史事物进行合理解释的学科素养。第33题立足中外关联,从原因与结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角度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农业改革进行比较与分析,引导考生感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认识我国改革对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培养考生的家国情怀。

基于试题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要求,以及考查考生根据新材料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目标,今年在开放性试题的立意、选材、设问、参考答案、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方面进行了适度的创新。如第31题突破了以往考点相对单一的局限,增强思维的开放性、批判性与探究性,加强对历史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与引领。第34题在考生作答方面,鼓励创新、开放多元,在评价工具的制作上以表格形式、从观点、论述、条理三个方面、3-4个水平级别呈现,分块分级赋分,增加阅卷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三、突出关切,彰显人文关怀

试题内容选取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富有教育意义的饱含真善美的知识,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第10题选取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与虎门销烟的史实,引导考生认识毒品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体会民族英雄林则徐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第20题以香港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为题,考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具有现实意义。第24题以法国《民法典》入题,呼应我国《民法典》颁布这一时政热点,引导考生认识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意识。

历史(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学陈金忠)

2.渗透历史学科素养,体现人文精神。试题注重选择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知识,以及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必备知识,以此考查考生的历史学习潜力。重视渗透考查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试题突出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功能,体现人文性。

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学科素养

2020年福建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

一、坚持立德树人,凸显课程的育人价值和政治意识

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现阶段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选取大量体现国家意志、反映时政热点的生活素材设置试题情境和学科任务,引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道德原则,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全卷除了两道考查心理品质的选择题外,各题均立足于意识形态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育。例如,第28题通过展示我国经济成就,要求学生分析我国经济逆风前行的原因,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增进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第31题结合“气壮山河的抗‘疫’战争”,考查党的宗旨、民族精神和责任担当等学科内容,引导学生坚定党的领导意识、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正确认识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二、注重能力方法,全面落实学科素养考查要求

试题注重基础性,以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为基础,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两考合一的考试要求。在此基础上,试题全面考查学科能力和思维方法,并突出了信息处理、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独立思考、新知学习等学科关键能力,着力渗透价值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学科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提高思维品质,掌握学科认识方法,学会根据实际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科素养。例如,试题有意识地将必然与或然、已然与未然、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属种概念等逻辑关系渗透其中,体现阅读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方法。又如,第29题要求说明用法律“收拾”缺德行为的意义和实施见义勇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强化法治意识和道德责任教育,体现了深入理解并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法治思维与具体化、整体性思维、发散思维等学科思维方法。

三、落实教育方针,反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

试题充分发挥综合性德育课程的功能,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充分体现学科自身内容与“德”育要求的同时,以关爱生命、心理健康、养护精神等内容体现“体”育要求,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优美的图文呈现试题的方式体现“美”育要求,以热爱学习、敬业爱岗、劳动创造内容等体现“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例如第30题,以“劳动者的一分钟”的劳动内涵和鲁班在劳动中创造的故事,考查向劳动者致敬的原因并就提高劳动创造和创新能力提出建议,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和劳动创造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热爱劳动”道德品质。

四、坚持探索创新,优化试卷结构和试题设计

试题在继承以往试题的优秀设计方式、保持全卷结构与难度总体稳定的基础上,从命题思想与考查要求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探索,通过新情境、新视角、新题型、新设问考核学生的真实能力,引导学生更新学科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如改善试题的情境设置,密切问题与情境的融合度,加强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力求回避知识记忆型试题考查,突出了知识的综合调动和迁移运用;以推导的方式来设计时事题、以漫画的形式来呈现判断说理题情境,丰富试题设计方式,增强试题的考查效度;加大试题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并在评分说明中提供多种评分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适当减少主观题设问数量,增加思维量,以适应学科素养考查的要求。

五、引导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和提高质量

道德与法治(宁德蕉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马平)

试卷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为命题依据,以学生成长为主线,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试卷聚焦时政热点,反映国家意志,全卷贯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和劳动、创新精神教育。同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之年,命题充分考虑这一客观因素,结合教学实际设计试题。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从命题思想与题型设计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探索;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关键能力、思维方法与价值观念的考查,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素养要求。

必备知识与能力并重价值引领渗透素养培育

2020年福建省中考地理试题评析

2020年福建省地理中考命题,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依据,遵循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从我省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以稳为主、稳中有新,落实地理课程基本理念,立足地理学科必备知识,注重考查地理关键能力,渗透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地理学科价值引领,实现对教学的检验与导向作用。

一、注重体验,强调地理必备知识的理解掌握

试题着眼于“学习对生活有用以及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基本理念,联系实际,突出主干知识学习掌握的考查。试题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重视地理学习必备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福建地理等基础知识的考查覆盖,考点涉及世界海陆分布、认识大洲和国家、中国基本国情、等高线地图及其他各类图表的阅读技能等考查,难度呈现梯度分布,体现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要求。

二、学以致用,重视初中地理关键能力的考查

地理记忆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是初中阶段培养的关键能力,也是今年考查的重点。全卷18幅地理图像图表,充分体现不同地理要素、不同主题的图文情境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对图像与文字信息进行正确的提取、归纳、比较、分析,体现出学生对所学地理基本概念、特征、规律的记忆与理解,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逻辑思维能力。如第14题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分布,必须从图中获取“秦岭、淮河”信息,调动储备知识,得出“暖温带”这一答案;同时通过三个区域空间位置的比较,探究分析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8题根据图像信息获取对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点记忆、归纳我国自然环境气候空间变化特征等。第29题通过黄河不同水文站的空间位置,比较黄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分析。第30题通过河流流域的空间分布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分析河流特征。

三、启迪思考,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价值引领,突出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地理(南平三中郑辰)

2.可学。地理味浓厚,地理知识点凸现,符合一线教学实际,让教师感觉到教有所得,教有所用!大洲大洋洲界板块首都地形名称都考查到,虽然地理名称很简单,但是,都化在地图中,让孩子去寻找而知,并不枯燥,从而收获到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完成必备知识点的学习。

3.素养。试卷重视地理学习能力的考核,通过地理识图、对比,地理特征的分析,例如,26题小龙虾分布特点;27题有利气候条件;28题降水量空间变化特点;29题甲地自然环境特征;30题甲地气候特征,河流水文特征;31题地势倾斜特点等等,呈现了教学中追求的地理素养,让老师们觉得教学有指向性,目标明确,将来的教学也更能落到实处。

立足基础着眼素养

2020年福建省中考生物试题评析

2020年福建省中考生物命题贯彻“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生物学》为依据,落实考试评价对彰显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和导向生物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倡导五育并举,彰显价值引领

二、创新情境开发,凸显素养导向

努力创设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情境,试题情境尽可能涵盖知识与观念、探究与创新、科学思维和责任与担当,着眼于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考查学生学科素养的达成。如设计模型表达身体器官的相对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对于人体循环路径及物质变化的深入理解;如提供外来植物影响、动物学习行为养成、人体运动完成和人体血糖平衡等情境,落实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及物质和能量观的评价;又如设计探究实验题和遗传题,考查设计、推理和概括能力,试题通过模型解读,实证提取,事实归纳和概念演绎等等落实对学科思维的考查,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学的导向。

THE END
1.重庆市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平台重庆市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平台「网考·新提任·抽考·旁听」渝北区 YuBei 璧山区 BiShan 合川区 HeChuan 云阳县 YunYang 石柱县 ShiZhu 涪陵区 FuLing 江津区 JiangJin 江北区 JiangBei 綦江区 QiJiang 丰都县 FengDu 城口县 ChengKou 北碚区 BeiBei 大足区 DaZu 巴南区 BaNan 永川区 YongChuan https://ks.cqsdx.cn/exam/
2.重庆公需科目继续教育登录入口官网考试神器答案题库证书打印重庆公需科目登录入口包含:重庆市人社培训网、重庆市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网络学习服务平台、重庆干部网络学院、重庆市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平台,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每年,专业课不少于60学时/每年。https://www.gongxukemu.com/chongqing/
3.重庆市法治理论考试平台:http://121.43.156.136/cqsexam速来学考试网(www.sulaixue.com)为您整理了“重庆市法治理论考试平台:http://121.43.156.136/cqsexam”,更多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速来学考试网sulaixue.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http://www.sulaixue.com/sfks/b/13597.html
4.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平台法制理论知识考试 平台,元贝驾考官网为您准备了法制理论知识考试 平台随机试题模拟考试训练,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的法制理论知识考试 平台答题。要继续进行更多的法制理论知识考试 平台练习,只需在答题结束后点击重新出卷按钮。元贝驾考官方网站助您考试成功早日拿证! https://www.ybjk.com/ks/pnrfqd.htm
5.2020重庆市法治理论知识考试答案查询收集重庆市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平台考试题 下面就是搜集答案的代码 我得到的题目就下面这些 答案没放上来,我这也有。 文档下载地址: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rLxqMdFUPxCjEVdpepq-wg 提取码: dnyq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https://blog.csdn.net/anyezhiyin/article/details/109586775
6.关于全校中干参加2024年度全市法治理论知识学习考试的通知1.电脑端:在考试时间内登录重庆市法治理论知识考试系统(https://cqs.cqsdx.cn:12000/examcqs),选择“考生”,按提示输入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点击“网考登录”,参加网上学习考试和在线庭审旁听。 2.手机端:关注“云考星”微信公众号,选择“市局入口”,输入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点击“网考登录”, 参加网上学习考https://www.ctbu.edu.cn/info/1333/17733.htm
7.重庆举行2024年春季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https://www.cbg.cn/show/4945-3826365.html
8.重庆市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平台考试联系在线客服重庆市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平台 考试联系在线客服 重庆市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平台 考试联系在线客服http://www.ertong61.net/m/mht/2299.ht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考试成绩将于11月30日公布 2024-10-14 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考试准考证打印 2024-09-25 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考试成绩将于9月26日公布 2024-09-13 北京考区近五万人报名今年法考客观题考试 2024-09-10 https://ne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flzyzgks/index.html
10.2023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同《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能力。 2.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https://m.offcn.com/jiaoshi/2023/0201/562647.html
11.2012春季重庆市新提任领导干部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因时间关系,答案未及审定,仅供参考。) 一、是非判断题 1、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正确】 2、 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正确】 http://www.gzu521.net/gwy/gx/moniti/201203/29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