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广外联合华为中软国际,开发这款"大模型"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近日,2024年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由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办,旨在探讨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创新发展。

司法部、教育部、中国法学会、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教育厅等部门,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全国260余所高校5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围绕“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推进新时代法律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研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把握时代脉搏,回应现实关切,体现了法学教育界坚定的政治站位和法律人的情怀和担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教授,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广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旭东,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伟,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肖甫,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王利明等纷纷致辞。

石佑启致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等的重要基地。一直以来,学校紧扣建成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着力构建外语学科和经管法等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格局,充分发挥“多语种、国际化”的优势与特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探索与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方面实现新突破、谱写新篇章。

本次工作会议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正式发布。法学院院长陈云良对“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开发的初衷、历程、功能、目标等进行介绍。他指出,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但由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要求高、经费不足、实习岗位少、师资队伍不足且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大部分法学院校难以形成长效机制持续输出高层次、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为解决上述难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既有“法学+外语”、以赛促学和线上国际法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以实践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联合华为和中软国际共同开发“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虚拟仿真系统”,以数字赋能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陈云良主持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发布会

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虚拟仿真系统”的基座,“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在技术上采用了Transformer框架,具有理解句子能力强、模型更加高效等优点。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以及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采用私有化部署的策略,利用本地算力与服务器完成训练、微调、迭代,保证数据、算法的安全可靠。

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现场演示

目前,“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已投入上线试运行,并计划于2025年初全面投入实践教学中使用。此外,“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将逐步向全国各法学院校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增强,各国之间经济贸易、人员往来不断增多,国际法律服务业进一步扩大。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涉外法律事务不断增多,迫切需要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业务的法治人才。

早在1996年,广外就设立了国际经济法专业和英语(涉外法)专业,开始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积淀下了涉外法治人才培育深厚的底蕴。多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长期深耕,已经构建起本硕博贯通、多维协同的立体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学子向往的一方热土。

如今,学校法学学科发展势头迅猛,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居全国前10%,广东省第一。涉外法治人才不仅要有丰厚的法学知识,还需要扎实的外语基础。而广外除了法学学科实力雄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同样瞩目,学科已连续五年上榜软科“中国顶尖学科”,排名全国第3。在多学科的“强强联合”中,广外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之路坚实而稳固。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涉外人才培养的重点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将持续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育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THE END
1.人才培养学院设有一个本科专业方向,即法学专业(国际经济法方向),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分为普通班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两类班级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 【普通班】 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总学分168学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https://gjf.ecupl.edu.cn/8571/list.htm
2.面向数字时代的法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然而,法律人职业的特殊性、法律本身的特性、法治的效果与前景,都对法律人在整个法治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很高的职业伦理要求,单纯的技能课并不能满足法律人成长需求。法学专业本身带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切实发挥法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德才兼备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智慧法治建设,很多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2/t20241212_5820758.shtml
3.2019级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 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本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 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re/2019/1023/5252.html
4.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六)【案例102】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打造无纸化审判管理“千灯方案” 释放智慧审判新动能 【案例103】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建设司法风险防控系统 搭建智能化监督管理平台 【案例104】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创新建立执行专业法官会议制度 推动执行领域法律适用标准统一 http://qdcyqfy.sdcourt.gov.cn/qdzy/sfgggk22/sfggdxal/7563155/index.html
5.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室内方案设计、室内装饰制图与表现、室内装饰材料与构造、室内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等知识,具备住宅和中小型公共建筑空间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计算机效果图设计与制作、室内装饰施工图绘制与深化设计、室内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智能家居应用等能力,能够从事住宅和中小型公https://www.gzjszy.cn/site4/n248/20230928/i4691.html
6.科技职业学院五年一贯制智慧降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让老年人有尊严的生活,让照护者有尊严的工作”的理念,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塑造“三老三心”的专业文化,即“尊老、爱老、孝老”的职业素养和“专心、耐心、责任心”的专业技能。 本专业主要面向养老产业高端养老机构、先进养老社区和典型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工作岗位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https://wsjk.nykjzyxydz.com/nd.jsp?id=232
7.国家点名!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要来了!一口气规划了11个海洋9月30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面向2035年的海洋发展四大战略定位,并从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生态文化、对外合作四个维度,以及空间、管理、重点项目等方面,探索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深圳方案。 https://www.sztv.com.cn/ysz/zx/hy/hydt/790045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