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宁12月31日消息(记者唐磊通讯员刘琳殷杲洁陈晓琪)近年来,济宁市兖州区持续优化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施智慧化、普惠化、精准化“三化”工作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智慧化,公共法律服务更便捷
实时法律咨询,提供专家式法律服务。开启“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引进“律兜互联网智慧法务终端”的基础上,又引进48台“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终端”,以鼓楼街道、兴隆庄街道为试点,着力打造城乡“智慧法律服务”。“智慧法务一体化平台”集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及矛盾化解于一体,由全国4.5万余名知名律师7×24小时在线提供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服务接通率达到100%,实现群众的法律需求“有求必应、有求即应”。
普惠化,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建立“全方位”法治宣传阵地。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如以传统文化、历史名人为代表的颜店镇颜家村复圣法德文化广场;以清官廉吏为代表的兴隆庄街道思诚广场。打造“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大院”。建成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1个、“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2个;济宁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43个、“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47个。
健全“全链条”矛盾调解闭环。打造以区级“一站式”调解中心为龙头,镇(街)调解中心为骨干,344个村(居)调委会为基础的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网络。
精准化,公共法律服务见实效
打造基层治理新队伍。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培养工程,按照每个村(居)培育不少于1名“法治带头人”和不少于3名“法律明白人”的标准,组建基层法治工作队伍。目前,全区已培育“法治带头人”555名、“法律明白人”1092名,学法用法示范户354户,通过“济宁市在线学法”平台实现培训、达标率100%。“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扎根一线,积极参与到政策法规宣传、人民调解等社会治理工作中。
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形成以村(居)法律顾问为指导,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学法用法示范户四大主力牵头,基层网格员共同参与的“1+4+N”社会基层治理模式。村(居)法律顾问积极探索团队服务机制,实行“两所服务一镇(街)”模式。优化调解模式,打造“和颜悦色”“孟有贤良”“爱润鼓楼”“礼说娜讲”等矛盾纠纷品牌调解室20余个,推动调解工作主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兖州区将以一体化、智慧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抓手,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向移动服务、随身服务、个性服务方向延伸发展,让群众感受司法温度,扎实推进法治兖州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