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加强法治建设,特别是在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关联最密切、落脚最实在的关键点、重要处,健全制度、完善立法,加快形成并进而完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律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持续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在讨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吕红兵和张毅都认为,两高报告政治站位高、为民情怀浓,案例丰富、数据详实,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体现司法为民,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越性、展现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新成就、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同时,期待进一步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科学监督管理,严肃司法责任追究。
健全完善法律制度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健全完善法律制度,以法治手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恢复经济、提振市场信心有很大帮助。应重点做好破除有悖于市场化逻辑的、不利于要素流通、不利于形成统一市场的各种准入壁垒,尽快纠正违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清理责权不明的文件或规章,建立更加清晰、透明、精准、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呼吁强化法治供给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聚力民生领域的重点问题,反映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并提出精准建言,是政协委员履职的应有之义。而强化有力度、韧度和温度的法治供给,也有助于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
吕红兵和张毅表示,将不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使命,坚定政治站位,提升履职能力,在本职岗位和政协履职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共识,聚焦党和国家发展重点,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