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制”到“法治”体现依法治国内涵新闻频道

今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会议结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

在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等方面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如何督促各类主体积极履行普法责任,推进普法责任制真正落实“七五”普法决议中用“法治”替代了“法制”,一字之差背后深意是什么……针对“七五”普法决议的有关问题,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一一作出回应。

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

“七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都明确把领导干部作为重点对象。

在学法方面,近日印发的《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完善日常学法制度,要求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作为学法用法第一责任人,带头讲法治课。同时要制定年度学法计划,对于学法计划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抽查,制定学法考勤制度,制定学法情况通报制度等。要求把宪法和法律列为党校、干部学院、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和其他一些培训机构的必修课,必须保证学习的课时和质量。

刘振宇说,为了确保上述措施的落实,要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年终考核时要进行述法,把法律的观念、法律的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德才情况的一个重要考核内容。

新一轮普法继续加大检查监督力度

在回答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的问题时,刘振宇指出,法治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通过的决议特别强调了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体系,就是形成一个法治宣传教育的大格局。

为了把这个大格局落到实处,提出国家机关要建立“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制。

为了使法治宣传教育取得实效、落到实处,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律师以案说法制度,在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处、法律服务的过程中,让这些法律人士来宣传法治、弘扬法治精神。同时,将建立定期发布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的制度,要求司法、执法机关编篡典型案例,定期向社会公布。

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部门行业特点,向特定群体进行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富有实效的法治教育。比如环保法,就用环保的案例、事例进行法治教育。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宣传,使得宣传方式更加喜闻乐见,宣传效果更加富有实效。

刘振宇指出,新一轮的普法还要继续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切实把部门责任落到实处,把法律的力量真正体现出来。针对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不仅会在“七五”普法中期和结束后分别进行评估,平时还有不定期的督察、检查。

一字之差体现出建设法治国家内涵

有记者问,在“七五”普法决议里,用“法治宣传”替代了“法制宣传”,这一字之差背后的深意是什么

刘振宇回答称,从依据上说,这是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制度和我们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这个总要求的变化。

“制,指具体的法律制度,治,包括治理,外延更加宽泛,内涵更加丰富,既包括法律制度,也包括治理。所以,我们的法治宣传教育也要适应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内涵的要求。”刘振宇说。

THE END
1.瞭望·第一学习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中华法系形成于秦朝,到隋唐时期逐步成熟,《唐律疏议》是代表性的法典,清末以后中华法系影响日渐衰微。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https://shangwuju.tj.gov.cn/tjsswjzz/ztzl/ztzl/zlzhmzgttys/202412/t20241203_6796456.html
2.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一字之差,体现了()。从2011年我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到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一字之差,体现了()。 A.法律体系仅仅是法治体系的一部分,法治体系不仅有法律规范体系,还包括法制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制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f657f9b41b97484dafa91b63f3391f1f
3.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8篇(全文)把法律法规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机械执法,就案办案,认为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律的权威,才能实现法律效果,造成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脱节;另外一种就是无视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只讲社会效果而不讲法律效果,甚至为了本地利益、本单位利益无视法律的规定,损害法治原则和权威,使法律法规随心所欲地服从即时的需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wfk5tj.html
4.一字之别“法治”和“法制”有什么区别?澎湃号·政务一字之别 “法治”和“法制”有什么区别? 点击蓝字关注香格里拉市人民法院 从“法制”到“法治”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是意义差别可不一样哦~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 “法制”和“法治”的大不同! 1 含义不同 法制 (Legal system) 本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682174
5.涨知识!“法治”和“法制”一字之差,区别可大了!“法制”和“法治”的大不同! 而“法治”则是晚近才产生的, 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标志。 “法制”和这些价值追求没有必然的联系, 从“法制国家”到“法治国家” …https://m.sohu.com/a/412996733_99958090
6.“法治”还是“法制”从“法制”到“法治”,体现了一个成熟大党的战略眼光和胆识,以及科学的、创新的治国理政理念。 三、一字之差,有何变化 从“法制”概念到“法治”概念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在法制领域和法学体系中 最流行的概念就是“法制”“法制建设” 十五大之后 https://www.meipian.cn/4xbkrlfe
7.“法治”与“法制”虽仅一字之差,但在内涵上却有重大区别。前者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治”与“法制”虽仅一字之差,但在内涵上却有重大区别。前者是指一种社会制度;后者是指一种社会意识。( )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https://www.shuashuati.com/ti/b9c2a48ffe904996b9afe8669f102134.html?fm=bdb76f049c57e591bffd1e16d13b180ada
8.振兴乡镇“法治”和“法制”有什么区别另外,还要注意,“法制”与“法治” 虽然有很大区别,但这绝非意味着可以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 02、“法制”→“法治”的变化过程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03、一字之差,有何变化? 从“法制”概念到“法治”概念 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6497097319/18341d66700101gjea
9.中国法治理论四十年:发展创新及前景大咖说法这一阶段主要是基于依法治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正式确立,中国法治理论实现了由“法制”理论向“法治”理论的转变。“法制”与“法治”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在理念上与理论体系的构建上却有天壤之别。因此,法治理论的逐步形成是以依法治国的正式确立为基础的,这一理论转变主要伴随“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一系列重要文件中http://www.mzyfz.com/index.php/cms/item-view-id-1393945
10.法家法治思想(精选6篇)历史发展到今天,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已步入正轨,并且有着明确的目标: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了法家思想的法治理论,早在数千年前,法家思想的先驱们就树立起了“法任而国治矣”[1]“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2]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3]诸多法治思想。可以说,法家思想,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sl449qf.html
11.法治观念不强的表现.docx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法治观念不强的表 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论增强教师法治观念论增强教师法治观念【摘要】在社会主义法治时代,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特点和形象 自然也体现在认真学法、知法、教法和 守法上。增强教师法治观念,是强化教 师综合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925/610322113000401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