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苏勒对《创新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刑事法治:群体性暴力事件与“仇恨犯罪”治理专题研究》的笔记(1)

群体性事件不一定具有政治目的,一般认为是“人民内部矛盾”

特点:群体性、目的性、危害性、突然性、复杂性

1.2群体性事件类型化研究

所谓转型期:1、体制转型: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2、社会结构变动;3、社会形态变迁:传统走向现代

☆前一种相对容易应对,但要避免从维稳出发,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补偿方式“花钱买平安”,甚至对部分不合法不合理的利益诉求也无原则予以满足。表面看来稳定了,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造成“大闹大解决,小脑小解决”,在羊群效应的带动下,反而激发其他类似群体事件发生。

☆暴力:针对人身、财产、环境造成一定伤害或损害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犯罪行为。不一定要达到刑法上故意伤害的“轻伤”。

☆参与者自杀自伤自残是否属于威胁:“威胁”是指行为人以杀害、伤害、毁坏财产、破坏名誉、扣押人质等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威逼、胁迫,企图迫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放弃执行职务。

劳资纠纷是导致千人至万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占36.5%

环境污染是导致万人以上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万人以上群体事件中占50%

交通肇事引发公愤较多

1.3特点

《乌合之众》:群集时有一种思想上的互相统一——“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这种统一表现为不可容忍、不可抵抗的力量或不负责任。

群体行为可能是突然的和极端的,智力过程可能是初步的和机械的。

在群集情况下,个体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而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放弃了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最有理性的人也会像动物一样行动。

成因分析:

泄愤型群体性事件往往包含着仇恨,维权型群体性事件常常是泄愤型群体性事件的前奏。

“普遍的长期的”“抽象愤怒”——抽象仇恨、隐性仇恨

具体人具体事——显性仇恨

2.1仇恨犯罪

2.2美国仇恨犯罪研究

2.3流动人口

2.4恐怖活动犯罪

2.5刑法与刑事政策回应

3.1行政犯罪和行政违法

3.2

☆在司法实践中,能否依据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方面的酌定/非法性情节,将处于定罪“两可”之间的行为“入罪”?严格来说,不可以。法益侵害性、社会危险性是第一位的,人身危险性只能是补充,然而这种补充只能是立法层面,不能扩大到司法层面(易导致滥用司法裁量权)

1、参见[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2、王文华《创新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刑事法治——群体性暴力事件与“仇恨犯罪“》,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5页

3、参见陈福今、唐铁汉主编:《公共危及管理》,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4、参见陈福今、唐铁汉主编:《公共危及管理》,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5、参见陈福今、唐铁汉主编:《公共危及管理》,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6、王文华《创新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刑事法治——群体性暴力事件与“仇恨犯罪“》,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97页

7、参见游伟、陆建红:“人身危险性在我国刑法中的功能定位”,载《河北研究》2004年第4期;文姬:“人身危险性与责任主义”,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THE END
1.人质被威胁事件,应对与反思营养膳食摘要:面对人质被抓威胁的紧急情况,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包括立即报警、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营救等。对此类事件进行深刻反思,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当今社会,人质被抓威胁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旨https://durun.net/post/4557.html
2.[法治进行时]大案追踪西站“劫持”人质案宣判[法治进行时]超市接连关店 购物卡余额被“打折” [法治进行时]司机违法抄近路 频频遇上“有缘人” [法治进行时]架设手机通信设备 境外号码位移境内 [法治进行时]两男子被困“饿虎背” 森林公安紧急营救 [法治进行时]为逃平台扣分 伪造交通事故 [法治进行时]停车场里“开盲盒” 三小时拉开十多辆 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1239/80f5446b3b294578bd9937219883da8c/index.shtml
3.关于警力配置的报告(精选5篇)要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确保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的法治性;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确保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以扁平化管理为着力点,确保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的实效性;以开发现有警力潜能为关键点,确保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的长效性;以信息化建设为保障点,确保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的高效性。 主题词: 监狱 警力资源 配置 监狱警力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6906dgj.html
4.尊重和保障人权7篇(全文)正如美国的一位大法官说,“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和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①因此,在刑法的运用中坚持做到惩罚犯罪与人权保障的统一,防止国家公权力的滥用,显然符合现代法治原则,符合依法治国的理念。 2.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必然要求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的发展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up1vd2l.html
5.法治新闻快递201767.深圳侦破一宗超千人受骗的非法集资案,涉案金额达5亿元 8.东莞市公安局望牛墩分局成功侦破一起诈骗案件,嫌疑人通过网络发布包装纸供货信息,骗取定金后便“人间蒸发”。 9.“圆梦军团”梦破灭,河源连平警方抓获3名涉嫌组织网络传销嫌疑人 10.中山警方18小时快速营救一名被绑架人质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12/c477375.html
6.司法考试刑法学历年真题解析——单项选择题【解析】本题考核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 ①正确。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社会法治的本质属性强调人民当家作主,强调人民利益至上,两者具有一致性。 ②正确。罪刑法定既约束司法者,也约束立法者;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严格遵守宪http://www.dujiaoshou.cn/sikao/zhenti/2014/0512/2859.html
7.军事权与警察权之区别法政评论[11]由于军事暴力与警察暴力的区别,军事权一旦滥用会比警察权的滥用的后果更严重,军事权如果脱离宪政的轨道,对民主体制造成的危害将是“灭顶之灾”,军事政变可能直接威胁到民主共和国的存亡。[12]虽然所有国家权力的滥用都会给国家的民主法治造成严重危害,但这些不同性质的权力滥用所带来的后果仍然是有差别的:立法权http://www.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6107
8.法治日报06版:案件前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8月21日 2024/08/21 案件 目录 期次http://h5epaper.legaldaily.com.cn/content/20240821/Page06S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