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制体系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三者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法制体系、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三者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法制体系、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三者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治的“法”主要是指约束权力运行的法

B、完善法制体系和法律体系是为建设法治体系服务的

C、法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

D、法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制体系、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选项C错误,法治体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也就是说,法治的“法”主要是指约束权力运行的法。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

A、经济基础

B、发展趋势

C、内在属性

D、必然结果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

下列关于供求规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

B、当供给大于需求时生产低迷

C、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库存增加

D、通过价格和产量不断的波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与市场效率。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生产低迷;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库存减少,生产增长;通过价格和产量不断的波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THE END
1.从法律体系迈向法治体系——著名法学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主持人: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哪些积极意义? 李林:依法治国,前提是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有法可依;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关键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9271.htm
2.法律论文: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之比较这是我们对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之概念所作的解释。由概念可以看出,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都不能离开“法”而论之,这也是二者的共性方面。如果在二者的定义中寻求它们的相异之点,其中第一个便是法律体系是就法的静态方面而论之的,而法治体系则是就法的动态方面而论之的。法律体系之所以是静态的,因为其只是若干典则和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111109170151_187954.html
3.休宁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应知应会手册(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https://www.xiuning.gov.cn/xwzx/ztzl/zt/fzzfjs/gzdt/9151425.html
4.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36.(单选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多个体系构成。其中,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的是( )。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 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
5.建设中国特色法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光明日报第二要从法学学科发展的维度来构建法学学科体系。 第三是从法律体系的维度构建法学学科体系,即把法学学科体系分为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 第四是从法治体系的维度构建法学学科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可分为国内法治体系和国际法治体系。 第五是从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维度构建法学学科体系,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https://news.gmw.cn/2017-12/29/content_27217171.htm
6.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https://www.xhby.net/tuijian/202003/t20200318_6565272.shtml
7.融贯性与法律体系的建构——兼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内容提要】法律体系的融贯性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法律体系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支持与证立,这是对于法律体系的道德要求,也是法治的目标之一。法律体系的融贯性具有程度差异,它包含连贯性、体系融贯性与理念融贯性三个层次的要求。融贯的法律体系主要是裁判者的诠释活动带来的,它是借助于一定的诠释方法建构出的产物。http://www.sass.cn/109000/2463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