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尔·范伯格;方泉(译者)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5年ISBN:9787100110266内容简介:《刑法的道德界限》共四卷,是范伯格最重要的也是学术影响力最大的著作之一。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第二卷《对他人的冒犯》,第三卷《对自己的损害》,第四卷《无害的不法行为》。此四卷虽然陆续发表于1984-1988年间,但皆为回答一个问题,即国家何以将某种行为正当地予以犯罪化?范伯格试图以一系列“限制自由原则”予以解答,以期为立法者提供具有道德和发行的立法依据。
作者:韩世远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18年ISBN:9787519721855内容简介:《合同法总论》自2004年出版以来,至今已经一十四载。一本书,也算是一个人的学思记录。2000~2001年,韩世远教授曾在日本法政大学访问研究,因而《合同法总论》第一版有比较浓重的日本法学的影响印迹。2006~2007年以及2009年,韩世远教授两度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私法与国际私法研究所访问研究,因而《合同法总论》第二版及第三版逐渐增多了德国法学的影响印迹。2014~2015年,韩世远教授以富布赖特访问学者身份访问哈佛大学法学院,所以,本次修订或许会呈现一些美国法学的影响印迹。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颁布,这是我国迈向民法典的重要一步。该重大事件使《合同法总论》的修订延后。是年8月,韩世远教授又一次访问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私法与国际私法研究所,使《合同法总论》的收尾在德国完成。
作者:刘慈欣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11年ISBN:9787229030933内容简介: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天文学家叶文洁在期间历经劫难,被带到军方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叶文洁以太阳为天线,向宇宙发出地球文明的第一声啼鸣,取得了探寻外星文明的突破性进展。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四光年外的“三体文明”百余次毁灭与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对人性绝望的叶文洁向三体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标,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的基础科学出现了异常的扰动,纳米科学家汪淼进入神秘的网络游戏《三体》,开始逐步逼近这个世界的真相。汪淼参加一次玩家聚会时,接触到了地球上应对三体人到来而形成的一个秘密组织(ETO)。地球防卫组织中国区作战中心通过“古筝计划”,一定程度上挫败了拯救派和降临派扰乱人类科学界和其他领域思想的图谋,获悉处于困境之中的三体人为了得到一个能够稳定生存的世界决定入侵地球。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庞大的三体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作者:卡尔·波兰尼;冯刚、刘杨(译者)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ISBN:9787213034435内容简介:在这部关于经济史和社会理论的经典著作中,卡尔·波兰尼分析了工业革命的大转型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他的分析不仅阐述了自我调适的自由市场的缺陷,而且阐述了资本主义市场带来的可怕的社会后果。新的序言和导言揭示了在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时代波兰尼的精辟分析所具有的新的价值。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两本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著作出版了。一本是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它成为20世纪最后四分之一世纪里的自由市场革命的推动性力量。另一本是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它值得人们好好阅读,它是这个世纪最重要、最具创造性的著作,就扩展和加深对市场社会的批评而言,这本书对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作者:艾伦˙林德、汤姆˙泰勒;冯健鹏(译者)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17年ISBN:9787229030933内容简介:《程序正义的社会心理学》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人们关于程序正义的主观感受及其规律,并探讨其对于法律、政治、组织运作等领域的影响。《程序正义的社会心理学》对于"主观程序正义"理论进行了详尽的整理和分析,在学术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作者:兰博约;王志强(译者)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ISBN:9787309070507内容简介:《对抗式刑事审判的起源》利用新史料《老贝利法庭审判实录》及各种传统文献,探讨英格兰刑事审判制度如何从18世纪以前控辩双方没有律师、直接对抗的“争吵式审判”,经由18世纪30年代的律师介入而逐步嬗变,到18世纪末形成由律师主导、至今仍盛行于在普通法国家的“对抗式审判”,分析其历史成因,论述刑事证据法的形成及其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并深刻揭示对抗式刑事审判的负面效应,质疑该模式的历史合法性。
作者:UgoPagallo出版社:Springer,2013年ISBN:9789400765634内容简介:Thisbookexploreshowthedesign,construction,anduseofroboticstechnologymayaffecttoday’slegalsystemsand,moreparticularly,mattersofresponsibilityandagencyincriminallaw,contractualobligations,andtorts.Bydistinguishingbetweenthebehaviourofrobotsastoolsofhumaninteraction,androbotsasproperagentsinthelegalarena,juristswillhavetoaddressanewgenerationof“hardcases.”Generaldisagreementmayconcernimmunityincriminallaw(e.g.,theemploymentofrobotsoldiersinbattle),personalaccountabilityforcertainrobotsincontracts(e.g.,robo-traders),muchasclausesofstrictliabilityandnegligence-basedresponsibilityinextra-contractualobligations(e.g.,servicerobotsintortlaw).Sincerobotsareheretostay,theaimofthelawshouldbetowiselygovernourmutualrelationships.
作者:康德;何兆武(译者)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6年ISBN:9787100011020内容简介:本书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八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18世纪末的德国比起同时期的西方先进国家来,仍然是个分裂、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已在发展,但仍苦于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这就决定了德国中产阶级的特殊软弱性。当英国已经和法国正在采取革命行动推翻封建制度的时候,德国还只采取理论的形式。因此在论及由康德奠基的德国古典哲学时,经典作家指出:“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
作者:丽莎·兰道尔;苟利军、李楠、尔欣中等(译者)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ISBN:9787213077265内容简介:6600万年前,一个城市大小的物体从宇宙而来撞击了地球,造成了一个毁灭性的灾难,杀死了恐龙,还有3/4的地球生物。这一灾难性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导致恐龙灭绝的那起灾难事件是由暗物质引起的,你相信吗?那么,暗物质是什么?为何远在宇宙太空的暗物质会和地球上的恐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宇宙万物又是如何在看似无关的情况下联系在一起,从而改变了世界的发展的?在这本书中,你将得到答案!
作者:苏力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ISBN:9787301250051内容简介:《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例如: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问题,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其学术背景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阐释学、语言哲学等。以力求从平易中展现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交叉学科的知识引入到中国的法学研究中来,并融合进中国法学。
作者:Garner,BryanA出版社: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13年ISBN:9780226283937内容简介:Thismagnificentbookexplainseverymajorprincipleofplainlegalwritinginawaythatnootherbookhaseverdone.BasedonyearsofGarner’sresearchandteaching,thisbookelevatesthestandardofwhatalegal-writingtextcanandshouldbe.Getacopyforeverylawstudent,lawyer,andlegislatorthatyouknow.
作者:BryanA.Garner出版社:OxfordUniversityPress,2012年ISBN:9780195141627内容简介:Focusingontheargumentative,narrative,anddescriptivestylefoundinlegalbriefsandjudicialopinions,TheElementsofLegalStyle(secondedition)willbeathoughtprovokingexaminationofeffectiveargumentationinlaw.
作者:弗莱施哈克尔;吴万伟(译者)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0年ISBN:9787544714716内容简介:分配正义在现代意义上是要求国家保证人人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物质财富。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认为,保证给穷人救济是现代观念,它的形成只有二百年的历史。正义的早期概念,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都是关于政治权利分配而不是财富分配;只是到了十八世纪,在诸如亚当·斯密和康德等哲学家的著作中,正义才开始被用在贫困问题上。正义的谱系被拉长,是因为没有弄清正义和慈善的关系。
作者:霍尔姆斯等;毕竞悦(译者)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ISBN:9787301071571内容简介:本书作者在长久考察苏联解体后的东欧各国的权利实施状况,并结合美国的实际保护权利的必要条件,强有力的证明了权利要想真正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也就是司法上可以执行的,需要政府积极地创设和实施;而不是管的越少越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的二分法是毫无疑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