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基层“善治路”——我市1万余名“法律明白人”活跃村社一线

老人去世遗产如何分割、农产品被压价收购如何维权、水土侵蚀造成田地界线不清……这些关系到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琐碎纠纷,曾经一度在不少村民看来是家长里短的常态,遇到后,要么忍让,要么私自解决。而如今,随着“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实施,在平凉,有事找“法律明白人”,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共识。

面对广大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我市以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为抓手,以实施“十百千”法治惠民工程为载体,持续深入推进全市“法律明白人”培养和作用发挥,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为法治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老朱”朱红顺是崇信县锦屏镇赵湾村党支部书记,在村民眼里,他是个说话、做事让人服气的明白人。如年,他又多了个身份,成了村里“法律明白人”。

据了解,“法律明白人”指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基层群众。由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牵头,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按照村(居)民自荐或者村(社区)“两委”推荐,确定初选对象,上报司法部门,参加任前培训,通过线上考核后,持证上岗,主要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群众法律素养。

为了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市建立司法、宣传、公安、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广泛宣传“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意义和作用,举办“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挂牌、颁证活动,吸收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村(居)民自愿加入基层法律志愿者队伍,参加“法律明白人”培训,扩大知晓率、影响力、覆盖面。

群众有事摸不着门,就找“法律明白人”。我市充分发挥市级人才资源优势,在全市范围内推荐筛选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法律功底深厚、熟谙法治实务、热心法治宣传教育事业的法官、检察官、法学专家、律师、行政执法人员和普法讲师团成员组建市级“法律明白人”培训师资库,录制精品课程,采取线上和线下双线并进,为全市7县(市、区)开展“法律明白人”法治讲座及业务培训。

目前,已经有1.19万名像朱红顺这样的“法律明白人”活跃在平凉农村大地,实现了每村6人以上的目标。在调解纠纷中,他们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村民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我们积极为农村‘法律明白人’搭建履职尽责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在每个行政村开展开设一所法治讲堂、建立一个法治图书室、组建一支法治志愿者队伍、设立一个法律顾问工作室、设置一个固定的法治宣传栏的‘五个一’达标创建活动,确保人员选得准、群众用得上、有事找得到、工作有成效。”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实行“法律明白人”学习、工作积分制度,注重在“法律明白人”及其骨干队伍中发展和培养党员、村组干部,聘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在涉农贷款、技术帮扶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指导“法律明白人”开展政策法规宣传、进行法律服务引导、参加矛盾纠纷化解等实践活动,强化正向激励,不断提升其履职能力。

近三年全市“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工作1400余次,村“两委”“法律明白人”牵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法治乡村建设和基层依法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法治平凉建设贡献着重要力量。

THE END
1.江淮大地上,11.8万名“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服务百姓——汇聚法治当好百姓身边解忧人 乡村振兴离不开法治护航。江淮大地上,广大“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人头熟、地头熟、法律熟的“三熟”和血缘、亲缘、地缘“三缘”优势,守护和谐稳定、助力依法治理、引领乡风文明。充分利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中国农民丰收节、“江淮普法行”活动等时间节点和农贸会、庙会、集市等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14923245472343&wfr=spider&for=pc
2.河源“法律明白人”典型事迹⑥何伟浩:情系乡村法治,化解纠纷暖他展现了乡村普法带头人的风采,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化解纠纷、普及法律,解决了村民的一件又一件揪心事、烦心事,充分发挥了“法律明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注入强大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动能。https://www.hypf.org.cn/shownews.aspx?id=25182
3.在法律明白人培训活动上的致辞“法律明白人”作为活跃在群众身边,随时找得着、用得上的“法治带头人”,在基层法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支群众信任、扎根乡土、传播法治理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层法治建设重要力量。当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一些群众法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特 展开>> https://www.gongwentang.com/doc/75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