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习强国”App;高校思政课;基础课
年1月1日,由推出的“学习强国”平台正式上线。“学习强国”平台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在内容上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法律等诸多资源领域,对于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平台包括手机客户端和电脑终端两部分,其中,手机客户端由于更加便捷使用率更高,更具研究的现实需要。“学习强国”App满足了当前高校教育的快节奏发展需求,有助于开展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本文分析“学习强国”App在高校思政课中应用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契合性,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探讨“学习强国”App在基础课中的具体应用。
一、“学习强国”App在高校思政课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要求
(二)应对新时代大学生学情新变化
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离不开对大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精神境界,涵养家国情怀,激励使命担当。“0后”“00后”青年大学生是思想非常活跃的群体。但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同时具有新变化和新特点。当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熟练掌握互联网操作技能,知识面涉猎广泛,自主意识强烈。“学习强国”App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和强大的学习功能,顺应了互联网条件下高校学生新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载体。高校思政课充分挖掘并利用“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资源,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学习强国”App与高校思政课的契合性分析
(一)内容上满足高校思政课教学素材要求
(二)形式上满足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使用需求
用好“学习强国”App,前提在“学”,重点在“用”。如何将“学习强国”App具体应用在思政课中,以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做如下探索。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学习强国”App内容丰富,并且表现形式多样,有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思政课教师可基于其资源的丰富性和时效性强的特点,深入挖掘资料,设置好课程导入。在讲授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时,可以导入人民群众对袁隆平院士悼念的例子,进而抛出为什么袁隆平院士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什么样的追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我们应该向袁隆平院士学习什么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结论。这样有助于实现理论学习有深度、有温度,激发青年学子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点燃他们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
(二)理论升华,坚定理想信念
讲好思政课需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学习强国”App中有丰富的理论资源,在理论栏目中,包括文汇、理论著作导读、思想理论研究、党史研究、国际研究等内容,对开展理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崇高的理想信念这一节内容的讲解,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储备和理论水平,因为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学习平台上的资源可以帮助思政课教师开展系列学习,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提炼总结,做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例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好中国共产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并从理论上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用事实帮助学生分析形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此外,还可以模仿“学习强国”App中的挑战答题环节,根据知识点设置挑战答题题目,检测并巩固学生理论学习的成果。
基础课重在价值观引导,需要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离不开生动的人物故事案例,以更好地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道:“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3]“学习强国”App人物栏目中有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板块,既有历史人物的荡气回肠,也有身边人的感动,素材生动丰富,契合中国精神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章节的内容。例如,在讲解时代精神时,引用“学习强国”App中的视频《时代楷模黄文秀:大山的女儿》,通过五分钟生动的视频,让大家在感动之余进一步了解了黄文秀的事迹,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时代楷模,生动地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并且黄文秀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是一位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榜样人物,更能激励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提高精神追求。
(四)法律案例,培养法治思维
基础课法律部分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但是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需要用充实、恰当的法律案例加深学生们对教材的理解。“学习强国”App法治中国栏目中包括法治新闻、法治时评、普法课堂、以案释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板块,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治思维的培养颇有助益。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强国”App上的庭审现场,让学生们感受法律权威;通过观看视频《恋爱期间的财产赠予,分手后能否要求返还》,引导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开始培养理性习惯,树立法律意识。此外,引用学习平台中具体的法律案例,如男童拍打损坏银幕,赔偿事宜引纠纷,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终再答疑解惑。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们对法律的理性认识。总之,借助“学习强国”App,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法律章节学习的期待,有助于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结语
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需要顺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学习强国”App在高校思政课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机遇。高校思政课教师有必要积极探索“学习强国”App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形式,助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思政课,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芳检.用“学习强国”平台打造“四有”思政课[N].中国社会科学报,0-11-(8).
[2]张晓丽.“学习强国”平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契合性浅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8):-1.
[3].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31.
作者:马文杉孙艺娟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