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是一项惠民政策、民心工程,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疏通基层社会治理“毛细血管”、赋能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有力举措。
自开展“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以来,铜仁市各级司法局从律师行业及基层法律服务行业中,择优选聘政治站位高、业务能力强、熟悉社情民意的律师以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该市181个镇(街道)、341个社区签订村(居)法律顾问聘用协议,成为每个村(居)的“智多星”,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一对一”、覆盖率100%,能够随时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均等的法律服务,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发挥优势促纠纷有效化解
“最近生活怎么样?没有受那件事情影响吧。”
“我都想开了,也去贵阳上班了。”
这是7月初,德江县司法局长堡司法所工作人员对一起婚恋纠纷当事人周某进行回访时,工作人员与当事人之间的对话。得知周某近况,司法所工作人员替他高兴。
长堡司法所工作人员也了解到另一方当事人袁某芳已与吴某登记结婚,双方外出务工,生活稳定。
到底是什么纠纷,让长堡司法所工作人员一直牵挂着当事人。
“我被骗了,才结婚6天的老婆带着金银首饰跑了。”2023年3月,德江县长堡社区村民周某来到长堡镇调委会。
经调查,袁某芳与外县村民吴某系同居关系,并生育了小孩。袁某芳觉得与本地人结婚还能照顾父母,于是与周某举办婚礼,但不久就后悔了,还回到了前夫家中。周某对袁某芳不辞而别的行为愤恨难平,欲到吴某家中讨要说法。
刘廷虎表示,这起纠纷的一方当事人不在本地,要跨市处理,路途较远,化解难度较大,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个人隐私角度,尽量用调解方式化解纠纷。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彻底解决两家矛盾,联合调解小组多次深入吴某家,并联系属地调委会支持,对该纠纷开展调处工作。通过调解员不厌其烦多轮“背靠背”调解,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一起积压近一年的矛盾得以成功化解。
这只是村(居)法律顾问参与调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在“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推动下,铜仁市司法行政系统按照“听哨报到、按需施策”要求,各地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并成为了化解矛盾纠纷的中坚力量。村(居)法律顾问积极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为村民节省了诉讼成本,有效调处纠纷,降低诉讼发生率,充分发挥其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民调解维稳基础性作用。
法律顾问服务群众“零距离”
为深入推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7月初,印江自治县司法局组织多名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律师深入木黄镇、罗场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法治宣传结束后,村民们纷纷表示,“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到法律知识,解答心中的法律疑惑,方便快捷、受益匪浅,为法律顾问点赞。”
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今年,铜仁市司法行政系统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做好协调、参与和督促工作,继续加强对“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的督导落实。发挥司法局总指导、总监管和司法所第一指导及村(社区)协调、配合的“三级管理平台”作用,形成上下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法治方式融入到村(居)民和村(社区)内部公共法律事务的各个方面,不断提升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质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触角向村(社区)延伸,助力更高水平法治铜仁建设。
铜仁市司法行政机关将不断扩大律师参与村(居)法律顾问的参与度和覆盖面,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法律顾问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