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案件提供的线索显示,涉案企业曾购入了5000多吨油品。但在企业账目信息和申报数据中,却均未发现这批油料的影踪。同样蹊跷的是,该企业当年申报的油品采购量和销售收入均大幅下降,这其中究竟有何玄机
国家税务总局汕头市税务局稽查局与公安机关协作,查处了一起成品油零售企业偷逃税款案件。涉案企业通过个人账户划转资金、藏匿凭证等方式,“体外循环”隐瞒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未依法申报。近日,随着涉案税费、滞纳金和罚款的征缴入库,案件画上了句号。
行情挺好,为何收入减少
2021年11月,汕头市税务局稽查局接到了上级机关传送的涉税违法案源信息。上级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联合查办惠州市Y化工仓储贸易公司(以下简称“Y化工贸易公司”)隐匿收入逃税案件时发现,S石油化工公司2021年1月至9月间,曾向Y化工贸易公司购进95标号汽油5643吨,涉及金额3264万元,但双方的资金往来活动却均通过私人账户进行。
上级税务机关认为,两家企业油品购销交易形迹诡秘,具有涉税违法迹象,因此要求汕头市税务局稽查局核查S石油化工公司从Y化工贸易公司购油的详细情况,及其申报纳税是否存在问题。
按照案源线索信息,检查人员首先从金税三期系统中提取了S石油化工公司涉税数据信息,进行了针对性分析。S石油化工公司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法定代表人为刘某,主要从事成品油零售业务,在汕头市内经营一家加油站。从申报信息看,该公司2020年申报销售收入6832万元,2021年1月—9月申报销售收入2678万元。
看到企业申报的收入数据,检查人员感到有些费解。
2021年,受国内外综合因素影响,汕头成品油销售价格不断上涨。在此大背景下,成品油销售企业的收入均水涨船高,呈现上升态势,但S石油化工公司2021年申报的销售收入与2020年同期相比却出现了较大降幅。市场行情不错的情况下,为何企业销售收入却大幅下滑
企业为何采购油量大幅下降,是企业因销售不畅控制进货量还是另有隐情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检查人员对S石油化工公司的加油站进行了暗访,发现每天该油站有大量车辆排队加油,生意非常好。在此过程中,检查人员还发现,该公司加油站的收银台上放置了多个收款码,很多前来油站加油的消费者均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支付加油款,而这些收款码链接的既有企业账户,也有私人账户。
综合企业收入申报数据、企业现场经营状态,以及“对不上的案源购油信息”等多方情况,检查人员认为,S石油化工公司在购油销售活动、收入申报方面具有涉税违法重大嫌疑。于是,汕头市税务局稽查局依照税警联合工作机制,迅速向公安机关通报线索,双方成立联合专案组对S石油化工公司立案调查。根据办案需要,联合专案组分设了分析小组、检查小组和技术小组,以强化查办力量,力求快查速办。
多次拦阻,小房间有啥秘密
在对企业运营情况和案情充分研判后,专案组决定以货物流和资金流为重点,对企业加油站的汽油购销情况实施核查,以确认其是否存在违法事实。按计划,联合专案组对S石油化工公司及其加油站进行了突击检查。
赴S石油化工公司办公场所核查的检查人员,对企业财务室电脑等设备进行了检查,并要求财务人员提供企业营运所使用的收款码、企业银行账户账号等信息。但核查中,检查人员并未在财务室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和信息。财务人员提供的收款码所对应的几个账户上,也只有企业近几个月的一些为数不多的收款数据。
经检查人员耐心说服,企业人员拿出了该企业的所有收款码和关联账号。原来,为了方便客户加油付款,企业让工作人员随身携带收款码收费,而这些收款码背后关联的收款账户是企业负责人刘某和管理人员周某的私人账户。
此时,赴企业加油站核查的检查人员也有所斩获!
在检查加油站二层区域时,检查人员受到了企业人员的多次拦阻,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检查人员反复耐心说服,最终突破了障碍。他们在加油站二层办公区一个小房间内的一台电脑中,发现了多个记载着该油站成品油入库记录的加密文件夹。经查看,里面详细记载了该加油站2021年以来入库的油品规格、运输日期、车辆信息和入库吨数等完整信息。在这些记录数据中清晰地记载着——该企业曾多次从Y化工贸易公司采购油品。
检查人员判断,这个小房间应该就是该企业放置真实经营信息的场所。果然,在小房间的角落中,他们随后找到了大量企业油品“称重计量单”“过磅单”和运输单据等资料。经与电脑中的资料数据比对,这些单据记录的正是该加油站各储油罐2021年每月油品的真实入库数量。
在加油站的核查过程中,检查人员还发现,该油站有一半以上油枪上的税控装置因为故障等原因并没有发挥作用,因此导致税控加油机的数据失真,无法及时显示和记录企业油品销售数量。
钱货两清,5000多吨油去哪了
在对企业人员账户信息流水进行追踪核查后,检查人员发现,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曾向Y化工贸易公司人员陈某、林某的账户转账大量资金。经核实,这些转账备注信息为“购油款”的资金的总额,与Y化工贸易公司售油清单中的资金数额完全相符。
完成调查取证工作后,检查人员约谈了S石油化工公司负责人刘某,面对检查人员出示的企业从Y化工贸易公司购进油品,以及利用私人账户收取销售收入的大量证据,刘某承认了其购进5643吨汽油账外销售的违法事实。但同时刘某辩称,该公司虽然购进95标号汽油,但入库均存储在92标号汽油的储油罐中,对外也是作为92标号汽油进行销售。
熟悉油品销售行业情况的检查人员马上意识到了刘某的“小算盘”:92标号汽油零售价格比95标号汽油便宜约6%到10%——刘某这是想通过降低油品规格的方式浑水摸鱼,以减少销售收入,少补缴税款。
检查人员当即出示了该公司油品的过磅、验收入库单据,这些单据信息显示:不论是密度标准还是入库罐号,涉案的这批未入账的油品均为95标号。同时,检查人员向刘某表示,不同规格的汽油辛烷值和添加剂比例完全不同,油品混用油罐根本不符合行业安全规范,是不可能产生的经营行为。刘某没想到检查人员如此熟悉行业情况,再也无话可说。
【税案评析】
齐抓共管,防止“跑冒滴漏”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汕头市税务局稽查局局长连泽鹏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成品油零售企业“体外循环”偷逃税款案件。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对汽柴油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长。本案涉案的此类成品油零售企业,其销售业务具有客户分散、交易频繁的特点。由于企业的客户很多为私家车主,作为非运营主体,他们在油品消费后没有开具发票的需求,这使企业有了隐匿销售收入的可乘之机。
针对此案显示出的企业违法问题,税务机关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加油站类成品油零售企业运营和收入监管,以防范类似违法活动出现,避免税款流失。
其一,建立完善企业营运监管制度,增强运营监管能力。税务机关应要求成品油零售企业建立完善销售台账制度,详细记录每笔加油业务的油品型号、加油机编号、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等,每月制作月度销售汇总表报送税务机关。对于采用手机小程序等方式结算的企业,应要求其将后台数据处理程序软件的名称、软件开发公司等报税务机关备案。
要求企业建立完善收发货管理制度,分油品型号详细记录期初库存量、本月购进量、本月出库量和期末库存量等数据,按月向税务机关报送《成品油购销存数量明细表》,并要求企业在对应的出入库凭证中填写经办人、数量、货物流向等信息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