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常态化开展宪法主题教育活动460余次。每年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期间,在城区及周边10条主要街道悬挂道旗宣传宪法知识。24块室外LED大屏全天滚动播放宪法宣传视频。
推出全市首支民法典主题宣传歌曲《千金不换》,并在北京广播电视台激情唱响。
举办民法典广场舞大赛,参赛队展演根据《千金不换》歌曲创编的广场舞,将民法典学习融入群众的娱乐生活,颇受百姓喜爱。
聚焦助力冬奥、迎接二十大、科学城建设、文明城区创建等重点工作,全区各部门通过法律讲座、知识竞答、新媒体宣传等形式广泛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活动4024次,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每项重点工作的全过程。积极开展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宣传,持续开展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禁毒条例等新颁布、修订的地方性法规的宣传贯彻2200余次。
除此之外
怀柔学法考法制度
被《人民日报》
中央政法委
司法部网站
《法治日报》《新京报》等媒体
广泛宣传报道
如此优秀的表现
绝对是怀柔近2年来的
一大亮点
普法工作要做好
青少年、村居民
是我们宣传的主阵地
抓好青少年这一“源头”
“宪法小卫士”线上学习活动稳步开展,参与学生达万人。以公、检、法、司为主的法治副校(园)长队伍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220余次。
青少年禁毒法治宣传教育覆盖全区39所大中小学近万名学生。打造“阳光助成长普法自护活动”品牌,持续组织活动11场,参与学生2万人次。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步推进,4000余名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法》、青少年法治与心理健康课堂等学习培训。
抓好村居民这一“大头”
深入村居开展法治演出、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3500余场次,打通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村居法律顾问走村入户提供点对点“顾讲询调训”3983场次,为村居民解答咨询4797人次,提供法治讲座305场次,为村委会和村居民审查合同47件,化解疑难矛盾纠纷12件,代写法律文书58份,为村居提供法律意见120条。
严肃枯燥的法律知识
若想深入人心
一味的讲知识说政策
并不能让群众学的更透彻
近年来,怀柔区不断完善“文艺搭台法治唱戏”机制,充分发挥“星火工程”的优势,将20多个二级文艺演出团队打造成法治宣传队。“快乐四季”“大地之花”等法治文艺团队创作法治类文艺节目百余个。
“八五”期间,怀柔开展法治文艺巡演440余场,实现文艺普法融合推进,覆盖全区。8月初,区司法局联合北京快乐四季艺术团深入16个镇乡街道开展“迎接二十大送法进万家”法治文艺基层行专项演出,为基层群众送上24场法治文化大餐。
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法治文化的传播功能,新建沟门村、宝山寺村2处阵地,全区500余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文化墙、教育基地等宣传阵地,成为城市生活亮丽的风景线。积极创作法治文化作品,组织开展法治文艺大赛、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法治电影展播等活动,在“八五”期间征集创作紧贴生活、群众欢迎的多样化普法作品百余件。
花样文艺演出
法治文化类主题公园
文化墙
也成了怀柔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让村居民爱看、秒懂
法律知识蹭蹭涨!!!
在调解组织建设上
持续年轻化专业化
婚姻家庭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
也稳步建立
今年镇村两级人民调委会共调解民间纠纷401件,调解成功389件,成功率97%;行专调委会共调解民间纠纷6945件,涉案金额1.74亿元。
大力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
“学法用法示范户”等培养工程
培育898名“法律明白人”,覆盖283个行政村,提前实现“每个村至少3名‘法律明白人’”的目标。145户学法用法示范户,为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助力。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7个国家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59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在推动怀柔农村和社区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