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肇说法——小鼎说法国家宪法日:“宪”在一起与“法”同行

从出生这一刻起,宪法便开始保护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四十九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到了上学的年纪,背着心爱的书包走进校园,结交新伙伴、学习新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8岁成年的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九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上大学第二年,睡在上铺的兄弟填写应征入伍的申请,光荣入伍了,学校会为他保留两年的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大学毕业了,我们在招聘会上过五关斩六将,得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在获取工作报酬的时候,我们要依法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我们和TA步入婚姻殿堂,后来有了宝宝。宪法一路在保护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

我们和伴侣商量后贷款买了一套新房,虽然辛苦但生活多了一重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到了退休年龄,退休后的生活也一样受到宪法的保护。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宪法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相反宪法一直在我们身边,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它都默默地保护和陪伴我们。“宪”在一起与“法”同行!

THE END
1.法律和法治。法律和法制。虽然是同音字。但是本质不同。作者: 全部讨论 价值投资避险保值 法律制度和法治制度不同的本质。法律制度是基础。法治制度是方式。https://xueqiu.com/9911293403/315958224
2.普法宣传知法懂法与法同行!“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指引我们的方向,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保障着我们的权力,普法宣传,了解宪法知识,恪守法律准绳,做知法、懂法、守法青年。跟着小编走进普法课堂,一起学习法律知识吧! 宪法的内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jI3MDQ4Ng==&mid=2247548188&idx=2&sn=c17730aa1efa1a1a72ef613f5fccb4c3&chksm=ed118636e71480b10678faf2740732c1c5ddf9096722742f574dc50ef8a0ca67b7fb1818b649&scene=27
3.读书:法治的细节法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维护秩序,而要维护秩序必须以惩罚为后盾,只有秩序才能让人类的行为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法治还是人治? 法治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对权力进行限制,防止他腐坏堕落。法律的目标是维护秩序,但是维护秩序的力量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否则就会成为秩序的破坏力量。 https://www.jianshu.com/p/56a8371e9752
4.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这部法律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了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5.法治之治与法治之制/徐显明第一,法治之法的单面性与法治之制的立体性可能造成两者间的错位。法治之法的单面性指的是它只反映或体现法治某一方面的要求,即法治对规则的要求,但规则的具备对于法治可能有两种结果:其一是规则导致法治其它要素与之配套,表现为实有的法治;其二是规则未致法治其它要素与之配套,从而在法律与法治间出现错位。这种错位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424
6.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1.1《法律是什么》+《生活与法律》+《法律PAGE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1.1《法律是什么》 +《生活与法律》+《法律作用大》+《感受宪法日》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1.1《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课题 1.1《法律是什么》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法律是什么。 2.能力目标: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学生的理解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223/613215122400411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