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3.11甘肃
学习目标
1.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时期的内涵,认识精神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3.认识法治中国的建设并非一步到位,而是曲折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难点:认识“法制国家”与'法治国家”的区别;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
时空思维
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新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开始,初创,破坏,新的发展,加强与完善
知识拓展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前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后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法治”更能体现政府对国家治理的决心,更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我国依法治国的原因、特点、意义原因(1)吸收历史的教训。(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3)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群众期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特点(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条件、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经济根基、目的追求和根本任务。(3)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力量、必要条件和成败关键。(4)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道德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意义(1)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2)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3)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4)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即“五讲四美三热爱”,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2.作用(1)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2)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它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4)它有利于形成尊重公民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