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什么是法制与法治第一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法制法制释义其一,广义的法制,认为法制即法律制度。其二,狭义的法制,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地、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其三,法制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和过程,是立法、执法、守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内容的有机统一。第二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法制与民主:民主释义:在中国古代典籍里的“民主”意指“民之主”即帝王,同今天我们所讲的民主意思大相径庭。希腊文里,“民主”(demokratia)是由“人民”和“统治”两个词合成的,原义是“人民的
2、权力”或“多数人的统治”。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大多数人的统治”,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第三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所谓现代民主,就是遵循预定的程序,在平等基础上的少数服从多数,从而实现大多数人的统治权力,即以服从多数、遵循程序、保护少数等基本原则来体现的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或国家制度,并由此影响到人们的思想作风和日常生活;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现代民主构成的第一个基本原则是“服从多数”,又叫多数原则,即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现代民主构成的第二个基本原则是
3、“遵循程序”,又叫程序原则。现代民主构成的第三个基本原则是“保护少数”,又叫少数原则。第四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民主与法制的一般关系:第一,民主和法制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第二,民主和法制相互渗透,彼此补充。第三,民主和法制相互保障,彼此促进。第四,民主和法制相互制约,彼此平衡。第五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内涵:所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
4、律来治理国家。第六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有法可依2有法必依3执法必严4违法必究第七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法治中国在现代意义上比较早使用“法治”一词的是梁启超先生。西方最早使用法治一词并给它以科学定义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学中指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第八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9世纪末,英国著名宪法学家戴雪提出了法治的三要素说,即:第一,任何人“唯独受法律治理”,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行为,都不应受处罚;第二,在法律面前人
5、人平等;第三,个人的权利是宪法赖以建立的基础。戴西的这些学说后来成为西方国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法治模式的支柱。第九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所谓法治,就是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治国思想、治国方式和社会秩序、社会状态。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第二,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第三,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又常常被理解为“以民主为基础和前提的法制”。第四,法治还经常被作为一种文明的法的精神,与理念、原则、观念等词联用,如“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治观念”等等。第五,法治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状态和理想的社会秩序。第十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
6、“法治”与“法制”的主要区别在于:法治表达的主要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而法制主要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法律和制度的简称。现代法治概念比法制有更深刻的政治含义,法制属于工具操作范畴,没有民主可以有法制。法治则属于政治理想的范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法治。第十一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法治与人治辨析: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思想和治国方式以及法律存在的状态是与人治相对的。人治作为治国的方法和原则,具有以下含义:(1)人治不等于没有或取消法律,而是借助法律实现专制;(2)人治通过法律建立和稳定统治秩序,但法律不是社会和权力的基础,而是国家最高权力的工具,因而终究权大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