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守法用法个人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法守法用法个人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过学法用法,我对法律条文由表面理解到深层次内涵的深刻领悟,有了质的变化。对照所学的知识,结合本职工作,联系到执政为民、依法办事上,真正觉得法律对一个基层审计干部来说,既是护心镜,又是当家宝。

一、领悟学法的重要性

普法教育已经开展了十几个年头,随着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明显增强。我深深感到:法律意识淡薄和执法的苍白,是那样毫不留情地阻碍着发展。因此法律知识学习,对我是个很大的鞭策,更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我不仅一扫缺少法律知识带来的困惑和迷惘,更收获了增长法律知识带来的巨大财富。所以说,学法重要,用法必然,执法关键。

二、坚持学法的自觉性

作为一名基层审计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的大事。我深深体会到,搞行政事务要学好《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搞审计业务要学好《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如此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法律法规。要学深学透,靠上级安排不行,必须形成自觉的、有序的、重点的学习风气和习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领悟,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才能得到增强,自身法律素质才能明显提高。

三、提升用法的技巧性

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法。通过从书本学到实践学,我深深感到,只有把学习法律知识与依法办事紧密结合,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在涉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决策时,才能做到充分论证,依法决策,才能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体会到,要想办成一件事,还必须把握好“三道关”。一是法律关。法律是准绳,法律至上、法律、法律至贵;学法律充实自己心中有数,用法律保护群众深得民心,依法律办事得心应手。二是公开关。公开是依法行政的窗口。

三是行政关。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最有效的行为。干部在工作中的每个具体的行为都能反映政府的形象。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学法榜样,当用法先锋,行法定职权。行政权的运用,最经常、最广泛、最密切地关系着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崇尚法制,是实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克服以言代法、以权执法的有效途径。

通过今年普法知识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下面就个人学习普法所得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更应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依法从教的意识,并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贯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与工作中。

二、教师必须也要有高尚的`品德。

教师职业的特点是培养塑造下一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还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的心灵,才能影响学生、感动学生。所以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

三、教师还要有一颗爱心。

教师的爱心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趣,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平时的教育教法中,日常生活中,教师要自觉关爱学生,自觉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无论何时都不能歧视学生,更不能心罚或体罚学生。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多伦多国际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法制学习,增强了教师的法制意识,了解了一些法律常识,使我受益非浅。

从教多年,我认识到了依法从教的重要意义。身为教师,通过学习,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是不违法。教育教学法规不违法的基础是学法、懂法到守法。针对教师就依法从教,在法律的权限内才体现什么是本职工作,即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学生呢。作为教师就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更应允许学生改正错误。人们常说,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在,倡导母爱式教育,对学生关爱、呵护而不溺爱,这样用爱来教育、感化学生,因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况且,今天的孩子是我们伟大祖国明天的接班人,现在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手段对待祖国的花朵,他们的身心会健康发展吗?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摧残,作为教师的我们于心何忍呢?

通过学习,认识上有了更大的提高,身为教师,必须真正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每位教师都应该学好用好法律,在今天的法制社会里,教师若不学法、守法,依法从教,就妄为“人民教师”。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当今社会里仍然充斥着各种诱惑,人的思想和观念难免会受到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与腐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深知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的特殊性,我们所面对的是学生,这就更需要我们能够摆正思想,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通过法制学习,我不但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及发展趋势,今后在工作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会进步,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更是使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法制教育的学习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工作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人生轨迹也才会留下更好的印记!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工作者,我们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努力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提升为人民服务本领。下面我结合自己本职工作,谈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一、要进一步提升学法用法思想理念。

首先,自觉学习、贯彻和宣传法律,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其次,学法、守法是自身建设的需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工作的形象。同时,基层工作队伍积极地学法用法对村民守法的引领作用也显而易见,依法办事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对巩固执政基础、规范社会秩序、培育公民品格、促进文化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要进一步加强学法用法教育。

学法是用法的前提,我们部分基层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还稍显淡薄,还存在弄不懂、学不深现象。要加大学法培训力度,健全考核机制,提高村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学法的实际效果。同时将学法带入工作,充实内容,培养基层干部用法的能力。

三、要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服务为民的能力。

一、问题导向,按需学法

二、严守底线,时刻畏法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法规规章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敬畏法律,不触摸法律红线,遵法守法,真正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更应该模范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切实履行法定义务,落实法定职责,这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20xx年,我时刻紧绷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弦,严守底线,按规矩办事,没有出现过任何违法违规情况。

THE END
1.宪法引领诚信筑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法治精神、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和宪法的地位作用、《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宣传册等内容,鼓励干部职工将诚信贯彻落实到社会治理实践中,以诚信助推法治社会建设,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与诚信意识。 https://www.chaozhou.gov.cn/czcgj/gkmlpt/content/3/3928/post_3928305.html
2.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丨让法治思维在官兵心中“生根发芽”支队还通过“法律服务”下基层 采取收集涉法问题、现场授课 面对面解答疑惑 发放普法手册等方式 妥善解决基层官兵家庭涉法问题 有效维护官兵合法权益 各中队充分发挥 基层风气监督员作用 加强执纪监督 畅通民主渠道 守牢思想“红线” 筑牢行为“底线”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TcxMjUwMw==&mid=2248065045&idx=1&sn=f075f895e9b06891e6ffdbcc3934ca81&chksm=ebb19588a8c34219b3e34d193da781a342f987b10ca232163688d714a9c6ed690929c74ee582&scene=27
3.以法治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抓实理念更新,增强以法治力量引领社会风尚的思想自觉。审判理念现代化的根本,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自觉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我们要加快推进审判理念更新,树立正确的司法裁判思维,努力实现案件审判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更好发挥司法裁判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中的规则导向和价值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84708.shtml
4.延安日报为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法治意识,提高大家学法用法的能力,工会普法志愿者分成多个普法小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矿厂、进区队、进班组、进车间、进社区、进家庭“七进”活动,与工人及家属面对面、零距离“以案释法”,对职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困惑、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https://paper.yanews.cn/yarb/20241211/mhtml/page_06_content_20241211007001.htm
5.呼静静:青年干部要严守法律红线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严守法律底线对于青年干部来说至关重要。 加强法治学习,提高法律意识。青年干部要不断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参加法律培训、阅读法律书籍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明确法律红http://www.zqwgw.com/art573280.aspx
6.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廉洁自律学院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到德阳监狱近日,学院组织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到德阳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旨在帮助领导干部提高法律意识,严守法律底线,强化纪律意识,加强廉洁自律。学院党委书记李辉,党委常委、副院长黄志祥、肖进参加。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人员有序进入服刑人员的劳动场所、监舍、食堂,大家深切感受了服刑人员日常生活纪律要求及工作内容。大家还参观了https://www.scac.edu.cn/info/1098/7972.htm
7.坚持底线意识弘扬清风正气党员领导干部应弄明白法律规定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明镜,手中紧握法律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碰触,带头坚守法律底线,增强法律意识。https://www.jiceng.org/xyxx/90041.html
8.巴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干部职工观看行业相关庭审视频增强法律意识为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工作,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纪律意识,10月22日,巴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有关商品预售合同纠纷的行业相关庭审视频,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强化以案释法的警示教育作用。 该案件是一起商品预售合同纠纷民事案件,涉及乌鲁木齐一房地产开发商与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干部职工们全程http://xinjianggjj.com/baz/info/1036/2221.htm
9.红河日报坚守法律底线,模范遵守法律。法律规定了公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以及禁止事项。党员干部要增强法律意识,树立严守法律、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违法必究的底线思维,自觉将自身言行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对照法律规定做人做事。 https://epaper.hh.cn/h5/html5/2021-07/04/content_15875_4694722.htm
10.会计法律范文12篇(全文)会计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会计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会计行为主体必须严守的底线, 是法制与道德规范内在联系性的统一体。 从法律的视角看, 会计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法律责任是指单位或个人在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因违反会计法律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狭义的会计法律责任仅指《会计法》所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pfift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