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应知应会知识点(第二期)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工作,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湛江市委依法治市办编制了《法治建设应知应会知识点》,详细解读法治建设的基本知,将持续分期通过“湛江市公共法律服务”公众号推送,供学习使用。

7

如何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定位?

答: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8

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关于建设法治国家是如何规定的?

答:该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1

全面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答: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含义?

答:“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3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的是?

答:全面依法治国。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法治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专门队伍建设好;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对法治专门队伍的管理必须坚持更严标准、更高要求。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强法治人才培养。

THE END
1.《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专栏第八十七期(8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要高质量,立法也要高质量,要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当前,立法领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立法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法律法规http://qthqzh.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2170
2.以法治力量引领社会风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释法说理,力求法理、事理、情理三理并茂,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体悟到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Q4OTkzMA==&mid=2651503832&idx=2&sn=458b38c1f3687c17f328e1396ccec75e&chksm=8122311ebe00de4cc06473b46196127ba4f50ba01d730adc9822663d9e9c09d2b90d799729bf&scene=27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有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有重大变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变得更高。从社会主要矛盾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https://www.wbc.edu.cn/plus/view.php?aid=3116
4.家庭教育法制化论文12篇(全文)从而强化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制观念, 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使社会各方面都能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从业者的行为。从而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加强自我保护, 尽量杜绝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从法律层面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 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4]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dck9o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