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现代法律观念法律信仰法律意识
一
(二)从普法的教育内容上来看(当然也包括其他形式的法制宣传),都侧重于具体的专业法律知识的灌输和对法律条文本身的解释,而且普法面面俱到,形式主义严重。在我国传统社会意识中法制成分较少的前提下,这种宣传教育成了无土栽培的“科研活动”,其局限性较大。因为实体法是国家现阶段对现代法律精神的法律表现,而这种表现是优越还是落后,是好还是坏,还必须由全体公民用现念来加以评判,而“本本”上面面俱到的实体法的框框有时则恰恰遮盖住了体现在法律条文背后的法律精神,使其很难系统地为人们所把握。仅仅进行实体法教育容易造成公民消极守法意识,难以形成公民对法的深切体验和发自内心的信仰,容易使人们产生法是政治国家强加于他们的外在赘物的思想。再者,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所引起的剧烈的社会秩序变化,日常生活中大家见怪不怪的诸多“法治实践”存有不公等现象都会给法律的公信力造成负面的影响,对哪怕一件违法违规行为的放纵,有时都会动摇人们的法律信仰,从而消解普法教育的作用。
二
从塑成和提升公民的现代法观念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上述存在的问题是我国普法工作的一个“瓶颈”,值得我们深思。作为一名教师,具体到“青少年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普法教育,我认为着眼“青少年”,从“娃娃”抓起,“瓶颈”可以在这里突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法治,要普法,意识之塑成,观念之提升,不在一朝一夕之功,着眼“青少年”,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切中肯綮,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
参考文献:
[1]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526.
[2]梁治平.死亡与再生:新世纪的曙光.见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代译序):15.
[3]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117.
【关键词】依法治企;必要性;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目前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依法治国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依法治企已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形势改革的必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别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方针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明确指出“经济立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行的调控措施和原则,企业要立足于现今市场经济的洪流之中,必须坚持依法治企基本方略,才能维护企业健康长久发展、促进企业高效稳步前行。
一、什么是依法治企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是一种生产和经营有效结合的组织结构。无论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企业的社会使命都是为社会和自身创造经济效益。合理的运用企业资源在生产经营中获取利润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目的。依法治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施,是规范企业健康发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依法治企的内容主要包含企业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合法经营、依法决策、企业员工管理等方面,而且根据经营管理区域的不同依法治企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依法治企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区别于传统的封闭式自行管理的一种适应新时期经济形势的企业管理策略。坚持依法治企,将法制观念紧密融合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有利于企业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之下稳步发展。
二、依法治企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
1、实施依法治企是企业领导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职责的表现
在电力企业监管、审计、监督不断完善以及全民法律意识逐渐强化的前提之下,切实有效履行依法治企战略方针、全面提升企业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能力、杜绝企业违法经营是国家和社会对电力企业部门发展的要求,是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的重要表现。
2、依法治企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如今我国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断调整变化,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式的发展需求。切实履行依法治企方针对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预防企业违法经营、强化企业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保障企业生产建设法制化起到重要作用。
3、依法治企是规范企业经营决策、保障企业合法经营的必要措施
依法治企是电力企业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切实有效实施依法治企的基本方针,有利于电力企业在前进发展的过程中依法经营、依法决策、依法建制、依法供电、依法维权。有力保障了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了全民用电安全,有效防止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4、依法治企有效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合法经营
企业是否发展良好取决于依法治企方针是否切实实行。离开依法治企的规范引导,企业的不合法经营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紊乱。企业经营者关于企业发展没有进行依法决策,会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失。企业整体对于法律意识的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企业的发展离开法律的约束和限制,必将走入违法的误区,不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依法治企对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随之增多而且更为复杂化。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法律,法律规范企业的合理经营。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全面落实依法治企,切实履行企业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和法律义务,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发展的先决条件。
1、实行依法治企是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的要求
在社会法制化进程不断发展、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前提之下,电力企业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必须符合国家宏观发展的要求、必须保证合法经营、健康发展,才可以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实行依法治企能够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方式
3、实行依法治企是促进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如何有效落实依法治企的战略方针
依法治企不是一项简单、独立的工作,必须将依法治企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并且植根于企业快速全面发展。依法治企作为企业管理的宏观思想战略,只有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才能取得实效。
1、组织企业员工学习法律法规,强化企业整体法制观念;
2、将生产经营和依法治企有效结合、紧密联系;
3、坚持依法治企,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完善管理制度,避免法律纠纷;
5、建立完善的法律顾问制度,保证企业合法经营;
为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巩固普法宣传教育效果,结合我区普法工作进程,我单位于3月组织开展了三月法治宣传月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面动员
我单位高度重视三月法治宣传月活动的开展,组织召开了职工会议专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明确分工各科室的工作任务,办公室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同时以“七五”普法为契机,融入普法宣传内容,制定措施,扎实开展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各科室、律师事务所都能主动配合、密切协同,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结合行政职能开展活动。活动中,**领导能亲自到场检查指导,积极参与、严密组织,保障了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重点突出、效果明显
我单位在组织宣传月活动中,能注重突出“**”宣传这个重点,大力开展群众性宣传,开展宣传宪法、合同法、劳动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女职工权益保护法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声势大、气势足、氛围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形式多样、氛围浓厚
宣传月期间,通过集中宣传、送法进园区、下乡镇等多种形式,以普法读本、普法小用品、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浓厚宣传氛围。做好宣传造势,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深入人心。活动氛围浓厚、效果明显。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2、弘扬法治精神,构建文明社会。
3、“创文”工作人人参与文明守法家家受益。
4、认真学习宣传宪法,提高公民宪法意识
5、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6、弘扬宪法精神,加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办事,营造法治环境
7、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8、学法守法都懂法,民安国安天下安
9、学法知法,自强素质;守法用法,共建和谐
10、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积极维护宪法尊严
11、一言一行遵纪守法,一生一世清正做人!
12、心中尊法,自主学法,办事依法,维权用法,
13、人人学法用法,个个依法办事。
14、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1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法律举步维艰。
16、人生道路千万条,学法用法第一条。
17、遵法重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18、弘扬宪法精神,维护社会稳定
19、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20、以人为本营造和谐,以法为准彰显公正。
21、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呈贡。
22、守法树文明,用法维权益。
23、尊法守法学法用法,争做文明守法呈贡人。
24、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
25、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6、智者以法护身,愚人以身试法。
27、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
28、法律是灯,照亮征程;法治是桨,迈向期望。
29、和谐与文明同在,法治与发展共存。
30、您的权益需要法律保护,法律权威需要您的维护
31、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32、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33、学法用法、依法办事,提高全社会法制化水平
34、培育法治文化,创建法治呈贡。
35、知法铭心智,懂法正言行,守法创和谐。
36、学法、知法,立身守法;用法,护法,办事依法
37、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体系
1、突出抓好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全面落实《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围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新任务,组织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村居、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开展宣讲活动。
2、突出抓好宪法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确立的国体政体、领导核心、指导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权利义务等主要内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引导人民依法参与立法工作。组织开展“12·4”宪法宣传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二、大力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群众满意度
4、强化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继续坚持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述法考评、党校法律知识培训、公务员学法考试考核等主要学法制度和形式,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推行无纸化学法考法工作,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公务员网络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5、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推动落实全省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工作部署,严格执行全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标准,加强学校法治教育专兼职队伍建设,培育校园法治文化,组织参加全省中小学生网上法律知识竞赛,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6、强化企业经管人员依法经营管理能力。认真贯彻《省企业学法用法评考办法(试行)》,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环节更加规范有序、守法诚信,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经营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开展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普法,推动运用法治手段促进企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7、强化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稳步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普法联盟”,把“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主题教育与“大走访、大送法”法治惠农活动紧密结合,继续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帮助广大农民工和流动人口有序融入当地社会,不断提高农村普法实效。
三、切实打造法治文化建设品牌,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引领向上作用
8、引入社会力量,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成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领导小组,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重点保障好两个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一是普法志愿者大队;二是泗洲悦读会;三是德法联谊社,打造书香型司法行政机关。
9、实施法治文化惠民工程。把法治文化作为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推动各乡镇提升农家书屋的法制图书种类数量,不断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广泛开展法治文化“六进”活动,组织参加全省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四、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法治理念的普遍认同和遵行
11、促进法治与德治的融合。通过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12、深入开展基层法治创建。以创建县级民主法治村(社区)为基础,开展“法治创建提档升级”行动,创建1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力争实现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0%;不断提高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规范、引导作用,继续开展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推动县乡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促进基层组织和群众在法治化轨道上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五、组织“七五”普法开局规划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13、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年”行动。联系七五普法成员单位,在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指导下,明确七五普法任务与目标,联系乡镇,拿出普法产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展示,提升普法宣传合力。有效利用县域媒体资源丰富、拓展法制宣传内容和形式,借助《山城警方》、《举案说法》、《法治在线》、政务网等媒体以案说法、以法明理、以理育人,做到电视有专栏、网站有专题、报纸有专刊。同时以农家书屋、普法艺术团黄梅剧团开展大篷车送法下乡活动为载体,引导全县人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14、深入开展“法治六进实践年”行动。开展法治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强化“法治六进”的主体职责和义务,形成各具特色的“普法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