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

法律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法律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2、激发同学们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

3、培养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增强适应依法治国所必需的法律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一)开幕词:

2、主持人归纳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

(三)我们生活、学习中有哪些违法行为?

1、学生讲述自己遇到的违法行为。

2、学生分析这些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3、主持人归纳总结。

(四)我们如何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

1、学生发言讲述自己的理解或曾经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事例。

2、其他学生对其行为进行评价

3、由4名学生发言。

4、主持人归纳总结。

(五)班主任发言

这次“法律伴我行”的.主题班会在王倩、韩钰两名同学主持下,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开得非常成功。同学们以“听、看、说、演”等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希望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能够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培养同学们树立法制观念,增强适应依法治国所必需的法律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将来建设祖国,促进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主旨:

当今社会是法制的社会,作为社会人的我们,必须了解法律制度,学会运用法律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对我们学习法律条文,并学会灵活运用法律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是一种强制的手段,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道德规范对于我们生活学习的指导作用,在心中确立正确的道德规范,我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才能自觉形成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的行为规范。

本次主题班会,就是要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法律道德观念,使学生认识这些规范就在我们身边,并通过学习指导将来的学习和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品,案件重演,以比较轻松的形式,从一个小的角度着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学生中引发讨论,使学生根据这些法律和道德规范,在心中形成冲击,树立法律道德意识,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对错观,以期在将来的生活中,学生能够根据法律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

2、在观看小品后,引导学生发起讨论,对于具体事例,法律与道德规范应该怎样配合,以期达到使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目的。

3、通过法制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道德问题就在大家身边,并教育学生,要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的小公民。

10月28日,班队课

活动程序:

1、主持人登场,开场白:

男:诚信,是时下人们交流的精髓所在。

女:诚信,是如今彼此合作的原则所在。

男:诚信,是经受历史洗礼的人文瑰宝。

女:诚信,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是人性光辉的标志。

男:诚信,胜过烫金的名片,高贵的头衔。

女:诚信,是文明的气息,沁入了象牙塔般的校园。

男:诚信,是滨小精神的核心,是滨小师生的追求。

合:诚信--沟通的桥梁,协作的纽带!六(6)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引出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法律伴我行,并宣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2、案件重演(模拟法庭形式小品)

(1)模拟法庭开庭,通过学生表演,进行案件重演。

(2)小品主要内容:老人家乱穿马路,被汽车撞倒,司机逃逸,路上的好心人把老人家送到医院,可是老人家的儿女却一口认定,好心人就是肇事司机,要求其负责老人的医药费等各种费用,于是双方对簿公堂,这时,肇事司机出现,真相大白。

(3)休庭期间,穿插学生文艺演出(二胡独奏谢嘉铭)

2、主持人再次上台,总结小品:

法律与道德就在我们身边,刚才我们看了小品,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判?

3、班主任发言,总结整个班会。

4、在主题班会之后,将诚信倡议书推广至全校,在全校范围内引发诚信意识。

总结:

通过主题班会,同学能够形成自觉的法律道德意识,树立诚信观念,在全校范围内造成诚信声势,对于全校师生开展教育学习活动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一、班会背景与目的

在法治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法律伴我行”主题班会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基本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共同营造安全、和谐、法治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班会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风尚。

三、班会准备

环境布置:在黑板上写出班会主题,布置“法治小天地”展板,展示法律小知识、名言警句等。

人员分工:确定主持人、小组组长、资料搜集员等角色。

四、班会流程

开场引入(5分钟)

教师致辞:简述法治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引出班会主题。

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宣传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法律知识小课堂(15分钟)

宪法学习:简述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专项法律讲解: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讲解其主要内容及与青少年的关系。

互动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案例分析(15分钟)

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并讨论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点评:总结各组发言,强调法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法治实践活动(10分钟)

角色扮演:选取一个法律案例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分别扮演受害者、加害者、警察、法官等角色,模拟法庭审判或调解过程。

法律知识竞赛:设计几道法律知识问答题或抢答题,通过竞赛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课堂氛围。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班会后续

制作手抄报或海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制作成手抄报或海报,在校园内展示。

开展法治小讲堂:定期邀请法律专业人士来校,为学生开设法治小讲堂。

建立法治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自发成立法治学习小组,互相学习、交流心得。

一、班会目的

激发同学们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

培养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增强适应依法治国所必需的法律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二、班会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法律案例、法律小知识视频等)。

小组讨论话题卡片。

三、班会流程

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校园欺凌或网络安全问题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法律责任和安全隐患。

教师提问:视频中的行为有哪些是违法的?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办?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法律伴我行”这一主题,学习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法律知识讲解(15分钟)

选取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案例(如网络诈骗、校园暴力、交通安全等),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发放讨论话题卡片,如“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网络安全小贴士”“遇到违法行为如何寻求帮助”等。

学生发言(10分钟)

学生发言讲述自己的理解或曾经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事例。

教师归纳总结,强调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

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法治社会”的小论文或日记,表达自己对法治社会的理解和期待。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基本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准备具体法律案例,用于引发学生讨论。

活动过程:

案例引出:

主持人宣读一个关于青少年违法的'案例,如某小区内初中生因嬉戏导致同伴受伤的事件。

引导学生讨论该案例中的行为是否违法,以及违法的后果。

法律知识讲解:

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强调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学生讨论与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就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法律小测验:

设计一系列选择题或判断题,检验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法律方面的疑问,教师现场解答。

班主任总结:

强调法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身边的法律故事”的短文。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青少年的权利与义务等。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阐述青少年常见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如网络欺凌、校园暴力等。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与意义,培养法治思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校园欺凌或网络诈骗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法律问题。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视频中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介绍宪法、法律、法规等基本概念,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详细讲解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以及法律如何保护青少年免受侵害。

案例分析:

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和解决途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防止校园欺凌、网络世界中的法律边界等问题。

设定模拟法律场景,如法庭审判、警察执法等,让学生自愿或抽签扮演角色进行表演。

表演结束后,全班讨论角色的法律行为是否恰当,以及背后的法律意义。

总结与拓展: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法律知识要点,强调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使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法的小学生。

准备交通安全、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常识和规定。

引入主题:

主持人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法律伴我行,安全成长”。

法规考验:

列举一些法律法规,如“不与吸毒的人接触”、“坚决抵制一切毒品的侵害”等,让学生加深印象。

交通安全常识教育:

教授学生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如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等。

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

社会公德教育:

讲解社会公德常识和公共生活、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

如乘车船买票要排队、在电影院图书馆医院不能高声喧哗、乘公交车要先下后上不拥挤等。

强调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守社会公德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家长榜样作用:

强调家长以身作则的重要性,用遵纪守法好公民的形象影响自己的孩子。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公益活动,遵守公共秩序,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好榜样。

强调法律和安全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做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公民。

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导入环节:

在黑板上写出班会主题。

主持人宣读案例:某小区住宅楼内,三位初中生在四楼嬉戏时,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导致乙严重受伤。

学生讨论:

问题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最后教师总结:从法律角度而言,伤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程度,就会构成违法,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法律解释:

引导学生理解甲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严重违法,即犯罪。

法律惩罚讨论:

问题2: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作为依据。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位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播放一段关于校园欺凌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法律问题。

简要介绍宪法、法律、法规等基本概念。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法律如何保护青少年免受侵害,以及违法行为的后果。

互动问答:

法治思维培养:

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强调法治精神的核心是公平正义,鼓励学生树立法治信仰。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法治学习计划,如定期阅读法律书籍、参加法律讲座等。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提高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

开场白:

主持人登场,引出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法律伴我行。

模拟法庭:

通过学生表演,进行案件重演,模拟法庭审判过程。

休庭期间,穿插学生文艺演出。

讨论与总结:

主持人总结小品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法律与道德规范应该怎样配合。

引出诚信问题,并倡议同学诚信学习、诚信生活。

法律常识抢答:

设置法律常识、法律案例、法律条文等题目,进行现场抢答和团体竞赛。

专业讲解:

邀请专业律师或法律专家,为学生讲解国家法律法规和个人权益保护知识。

实地参观: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法律机构,近距离接触法律实践工作。

THE END
1.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汇总十篇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https://zgdt.xueshu.com.cn/haowen/13073.html
2.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篇1: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课时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270o388.html
3.法制教育班会法律,伴你我成长1、加强法制教育宣传,使学生知道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力图在学生的心目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其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活动类别】主题班会 【活动对象】五(1)班学生 http://hyxx.mhedu.sh.cn/wmjw/bajkdbjwhjyh/bajw/241674.htm
4.法制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教案内容5篇(小学法制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法制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教案内容5篇(小学法制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下面是我收集的法制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教案内容5篇(小学法制在我心中主题班会),供大家赏析。 法制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8/5012320141011014.shtm
5.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精选5篇法制教育,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普及的教育知识,为了学生的授课,教师准备开展法制主题班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精选5篇,欢迎品鉴! 第1篇: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 http://www.sudunlaoyingcha.com/jxzl/808185/
6.《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主题班会PPT.ppt嫉警联钦裙蔬逞群胸德愿页慷苟乐椽吓放躬山亦挽砖烧追喝笺驭景未衣丹《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主题班会PPT《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主题班会PPT 宪法在我心中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982年12月4日,第https://www.taodocs.com/p-171135718.html
7.法律法规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为了增加学生们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提高学生们的法律安全意识,学校往往会召开以法律法规为主题的班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法律法规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可供大家参考与借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法律法规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课设想 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峻,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https://www.liuxue86.com/a/5134487.html
8.《法制宣传周知法懂法守法》主题班会.pptx《法制宣传周,知法懂法守法》主题班会汇报人:小咪多目录壹班会目的与意义贰法制宣传周活动安排叁法律知识普及肆互动环节设计伍班会效果评估陆班会总结与展望班会目的与意义第一章提升法律意识构建法治社会增强法制观念0103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旨在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守法公民,为构建法治社会打下基础。通过班会活动,旨在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1533225.html